最近,超威集團旗下子公司浙江超威創元實業有限公司年產3160兆瓦時鋰離子電池技改項目竣工投產。這個歷經15個月研發、設計、建設的鋰離子電池技改項目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標志著超威新能源產業轉型邁出關鍵一步。
近年來,在國家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能源產業已成為行業“風口”。作為國內動力電池行業龍頭企業,超威集團選擇從傳統的鉛酸蓄電池領域延伸至新能源產業,勢在必行。“‘超威’的戰略規劃,在2000年以前基本成形,重點圍繞兩條主線:一條是從動力電池到動力系統最后到純電動汽車,另一條是從儲能電池到儲能電站最后到儲能系統。”超威集團董事長周明明告訴記者,十多年來,他們始終沿著這兩條線,以技術領先推動產品更新迭代,以人才領先激發企業活力,以質量領先贏得市場口碑,奠定了超威集團在行業內連續4年保持第一的位置。
期間,超威集團在行業率先開發了大批領先成果,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級的重大項目,其中包括總投資50.5億元的鋰離子電池技術改造、年產10萬輛/套純電動專用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化建設。
超威創元公司總經理孫延先介紹說,鋰離子電池普遍存在安全性不穩定的“短板”,因此,“超威創元”一直以“安全”為第一生產原則,實打實地進行謀劃布局,采取復合材料體系的技術路線,逐漸升級為現在的五元復合材料體系,與改性錳材料低溫特性、高倍率特性等優點進行結合,在品質得到市場充分驗證后,開始啟動鋰離子電池技術改造項目。“這個項目一共分四期進行,占地面積共8萬平方米,前幾天竣工的是我們的三期改造項目,四期將在2018年前建成投產。建成后,整個項目可實現年產值110億元。”孫延先說。
伴隨著鋰離子電池產業的“風生水起”,集智能化、輕量化、模塊化特點于一身的本土品牌區域物流車“普朗特-輕騎兵”的研發成功,也給超威新能源產業帶來了新的綠色發展先機。
“超威”旗下另一家子公司浙江普朗特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國富對記者說:“項目從規劃到投入是35億元,其中一期投入8.5億元,預計12月底完成。”他還向記者透露,未來的產品主要以國內物流車為第一品牌,2017年至2018年,公司還將有兩個平臺的產品陸續面世。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