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出苦難——思想的啟蒙
1923年10月8日,王進喜出生在甘肅玉門縣赤金堡王家屯莊,就是現在的玉門市赤金鎮鐵人村。那時的赤金堡,先地震,后大旱,加上封建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更有馬家軍的猖獗,兵變匪劫,賊打火燒,王家慢慢地從一個大戶人家衰敗成了貧困戶,到王進喜出生時,全家只有十幾畝沙土地、三間破草房、一個小毛驢。
王進喜5歲那年,地主黃漢青要強占王進喜家的5畝耕地,父親王金堂據理力爭,卻被黃漢青勾結保長把王金堂送進了監獄,又氣又恨的王金堂怒火攻心,雙眼失明。6歲的王進喜只好用一根棍子引領著雙目失明的父親四處討飯。3年中,王進喜和父親結伴討飯又結伴在家里務農活,有時王金堂還得給地主出勞役,五更起床給地主家磨面,天黑了,王進喜才能把父親接回家,看到父親勞累受苦的樣子,王進喜很是難過,只好天天盼著自己快快地長大,為父親分一點憂愁。
1932年,軍閥馬步芳要建羊毛廠,偽保長強令王金堂出勞役往酒泉送羊毛。王金堂看不見,9歲的王進喜就拿起鞭子,趕著車和王金堂一起去送羊毛。10歲的王進喜,就開始和另外3個小伙伴趕著牛來到了妖魔山下。他們在一個山洞前,用3塊石頭支起一口鍋,在山洞里鋪上地鋪,就開始了一年的放牛生活。下雨避雨,刮風避風,遇山爬山,見河過河,遇到狼群就和牛并肩作戰,一天下來,很是勞累。王進喜成為鐵人后,常常說“我最懂牛的脾氣”、“要像黃牛那樣做人。”
13歲,王進喜給地主“楊扒皮”背煤。14歲,王進喜頂替父親王金堂出勞役,到飲馬場去修甘新公路。由于不服管教,和偽保長李國功結下了矛盾,偽保長勾結馬家軍把王進喜抓為壯丁,王進喜急中生智逃回家,爬上房梁躲了起來,等人走后,跟著王永祿一口氣跑到了二十幾里開外的毛布垃山林里。后來又和幾個青海人來到了老君廟。
老君廟前有一條很深的河,那里有沙金,人們就在那里淘金,河里時常會滲出石油,有人就在河里挖油,人稱石油河。這樣14歲的王進喜也就循著赤金先人的足跡走上了先淘金后挖油的少年之路。挖油是幾個赤金人參股合辦的土生意。1939年,玉門油礦第一口油井出油,王進喜也與土法采油的人一道跟著進了油礦,干起了勤雜工。
誰想,那一次王進喜逃出了虎穴又進了狼窩。油礦請來搞土建工程的正是臭名昭著的揚子公司。揚子公司對工人的管理采用的是工頭監工、打罵催逼的把頭制度,比地主的剝削更惡毒、更殘忍。
在那里,王進喜住的是石窯洞、席棚子,穿的是一張光板老羊皮,白天穿,晚上蓋,雨天毛朝外,吃的是小米稀粥、黑面饃、鹽水辣子菜,干的都是重體力。無論拉煤、搬石塊、鏟沙子、打土坯,都得和大人一樣,干慢了要挨罵,干錯了要挨打,生病不出工要扣錢,稍有反抗就會招致更殘酷地懲罰,對工頭點頭哈腰賠笑臉,稍不留神就皮鞭相加。王進喜是個犟脾氣,講理可以,欺凌不行,也就時常會和工頭發生沖突,輕者被罵,重者被打,時不時地受到工友們的勸解和關懷。有一次,王進喜背著百來斤重的石頭,腿腳力不能支,差點摔倒,工頭丁友年舉起皮鞭就打,王進喜氣紅了眼,放下石頭去奪鞭子,鞭子未奪到,工頭又叫來兩個礦警一同制住王進喜,抬起一塊更大的石頭壓在站立著的王進喜的肩上,壓得王進喜腔子發熱肋骨疼,兩眼金花,滿臉汗珠,但他咬緊牙關使出渾身力氣頑強地站立著,賭著那口要爭的氣,直等到工頭走了,工友們才抬下了石頭。
家里交不上門牌稅,母親挨了一頓打,實在沒辦法,只身跑了二十多里地來找王進喜,可是到了檢查站,用鐵絲網圍起來的深壕進不去,整整等了兩天,才被工友發現告訴了王進喜。王進喜來到鐵絲網前,和母親隔網而哭,然后撕開補丁從縫著的衣服內層取出攢積下來的工資交給母親說:“媽呀,你要保重身體啊!”母親則哽咽著說:“娃呀,你千萬小心,可別傷了身子。”臨別了,母親滿含淚水,兒子淚眼汪汪。
1947年,24歲的王進喜娶了妻子,娶妻子的彩禮是用妹妹出嫁時的彩禮換來的。王進喜一直在指責自己沒本事,一心想作個頂呱呱的漢子,迷上了鉆井,一有機會就往井和油上靠,向往著當個讓人看得起的鉆井工人,實現親手打出石油的夢想。
1949年,油礦解放,受盡了地主和工頭的欺壓和剝削的王進喜終于盼來了當家做主的驚天巨變,被壓迫了二十六年的滿腔熱血一下地噴發了出來,渾身上下充滿了對毛主席和共產黨的無限尊敬和熱愛,里里外外表現出對工友和師傅們的感激,憶苦思甜,聽黨教誨,努力工作,刻苦鉆研,帶頭進步,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油礦的建設中。
二、入黨誓言——境界的深化
玉門解放后,對油礦實行了軍事管制,由西北野戰軍三軍九師政治部主任康世恩任軍事總代表,油礦下屬各單位也都派了軍代表,鉆井方面的軍代表是范元綬(著名史學家范文瀾之子),完全把工人當自己的親兄弟,下班有人教唱歌,還演出了《白毛女》,食堂吃上了白米白面,干部職工人人平等,不分高低貴賤,新思想,新風尚,新氣象,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歡歌笑語。王進喜對這樣的巨大變化,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要當鉆工的思想更加強烈。1950年春,經過一段時間的軍事管制,油礦各方面趨于穩定,油礦開始招工。招工分鉆井、采油、煉油、土建、機修、運輸、鍋爐工等等,王進喜報名當鉆工。此時一心想當鉆工的王進喜雖然已27歲,但個子不高,身體單薄。鉆井整天和大井架、大機器、大鐵件打交道,既累又苦又危險,要身強力壯才行,朋友們勸他報機修,但王進喜總是受“鉆井的老虎,煉油的狼,總務后勤是個小綿羊”的說法的影響,堅決要報鉆井。他說“我一輩子最大的理想就是當個好司鉆,不達目的死都不甘心。”
第一次考試,王進喜很賣勁,抬鉆桿、提卡瓦,力氣活干得很出色,雖然吃力,卻有股拼命勁,但由于他識字少,文化太低,在念報紙、知識筆答上卡了殼。那次雖然沒考上,而他那種一心想當鉆工的拼命勁兒卻受到了人們的注意,鉆井隊來選人的幾位老師傅郭孟和、梁文德、楊崇義都覺得王進喜上了鉆臺有一股敢拼的精神,有一種意志力,人也很機靈。就共同給王進喜說情。人事科答應王進喜再考一次,重點想看看老師傅們所說的王進喜身上的那種意志力。
第二次考試,來監考的七八個人站了一排,看熱鬧的圍了一大圈,王進喜站在被考人員的隊伍里,緊抿著嘴唇,纖弱中透著一股剛毅和靈動,兩只腳不停地倒動,像一只將要猛撲的豹子。考試的第一項是提卡瓦,王進喜把大卡瓦一下提起來,腰一塌,健步如飛地跑起來,不一會就把別人甩了老遠。第二項是上天車,哨子一響,王進喜騰地一下竄上鉆臺,手抓腳蹬,順著立梯攀援而上,到二層平臺轉一圈,又順梯攀上天車,在上邊轉了一圈,嗖嗖嗖下到鉆臺,回到地面,提前完成了動作。第三項是開閥門,過去雖然偷偷地摸過,但真要考試了,就得認真,這一項也順利通過,那種特有的意志力得到了在場人員的充分認可,因為缺考了文化課一項,監考們為王進喜的場評給了乙級,算是考上了。給王進喜幫過忙、說過情的郭孟和、梁文德、楊崇義、楊海都很高興,覺得是塊好材料。王進喜百倍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鉆工身份,進了鉆井隊就不停地干活,為自己確立了人生的奮斗目標,一心想著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新中國的石油事業,在各個方面都要走在前面。
當了鉆工,王進喜心里樂開了花,但是沒文化的難堪又接二連三的發生,工具的型號、鉆桿的長短、思想認識的提高,哪一樣都離不開文化,認字少成了王進喜前進的攔路虎。礦上組織了“掃盲班”,教大家識字學文化,講解人生的道理,剖析無產階級為什么受苦受難的原因,講授共產黨鬧革命打天下分田地,帶領窮苦百姓翻身得解放的思想,使王進喜眼前一亮,思想認識上產生了一個質的變化,一些多年苦思夢想找不到答案的問題,在軍代表耐心細致地講解下一一得到了解決。感謝共產黨,感謝毛主席的階級感情從內心深處油然而生,軍代表范元綏還親自領著王進喜與郭孟和簽訂了包教包會師徒合同,正式讓郭孟和收王進喜為徒弟。康世恩說:“‘四五’事件的處理和緊接著開展的各項教育是鐵人的人之初。”
從1950年春招工到1953年秋,王進喜一直在老君廟鉆探大隊郭孟和、梁文德等隊上當鉆工。這三年多,無論在哪個隊,在什么型號的鉆機上,他都是一個勤勤快快的好鉆工。在場地上,干雜活、撈沙子、領料、抬配件、排鉆桿,干完了這樣干那樣,從不停手;上了鉆臺,打大鉗、提卡瓦、拉貓頭,有時還替司鉆扶剎把,樣樣在行;進了機泵房,開機器、修設備、調泥漿,從不偷懶。師傅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都認為是個好鉆工,有長進。
1953年,王進喜在石油溝一個鉆井隊當副司鉆,貝烏五隊成立后,王進喜奉調來當二班司鉆。當了司鉆的王進喜,很快就表現出了特有的秉性:一是對舊有鉆井技術大加改造,加壓加速,敢試敢改又敢闖,鉆井進尺一月一月地往上躥,一向落后的貝烏五隊,在王進喜身上看到了希望。二是嚴要求,嚴管理,對不好的現象嚴肅批評,從不留情。三是班里班外,愛管閑事,常常弄得隊長和副隊長很被動,下不了臺。四是性子急,愛罵人。但是漸漸地,大家都習慣了,理解了,而且很看好這樣的嚴司鉆,還盼望著哪一天使不聲不響的貝烏五隊也火上一把。
到1955年,油礦鉆井隊已從解放初的4個發展到37個,需要從基層優秀工人中選拔一些政治素質強,作風過硬的人員來加強隊伍的管理,王進喜的表現引起了鉆井大隊和鉆井處的重視,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討論分析,決定由副隊長王家訓、機械工長田振風作為介紹人培養王進喜入黨。
王家訓對王進喜說:“入黨不是小事,得有個脫胎換骨的變化。你優點很多,毛病缺點也不少。文化低,可以學,大老粗身上的毛病也得好好改。以后黨組織和黨員同志們要嚴格要求你,認真幫助你,你得虛心聽取大家的意見。”王進喜說:“行,隊長我一定聽你的!”王家訓說:“不是聽我的,是要聽黨的!”
后來大隊黨總支書記滿應科又找王進喜談話,滿應科說:“入黨就是要下決心跟黨走,干好鉆井工作,敢于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包括生命也在所不辭。簡單點說,就要像革命戰爭時期老前輩那樣,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為人民利益豁出命來干!”王進喜說:“這我有決心,能做到。”滿應科又問了王進喜對當前工作有什么意見,王進喜很直接地說:“我就是對‘長工活’有意見,那是對付地主工頭的辦法,我們是國家主人了,是給自己干活了,我就想把機器開大,轉盤開快,狠狠地打,快快地鉆。一看見有些人輕壓慢鉆一點點磨著我就著急,就生氣。”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王進喜政治學習較弱、簡單粗暴的毛病得到了認真地克服,兩個歷史遺留問題得到了查實和澄清,1956年4月19日召開支部大會,討論通過王進喜入黨,29日批準王進喜為預備黨員。12月17日,大隊總支批準王進喜為正式黨員。
王進喜在入黨自愿書中寫道:“我沒學習過馬列書籍,但在報紙上看過黨章、黨綱,在大隊聽過黨課,我了解了黨章、黨綱。經過隊長和黨員同志們給我從思想上教育,對我思想上影響(教育)很大。感到只有黨才能解放受苦的人類,只有共產黨才能使農民、工人過上幸福的生活。因而,我為給人民給祖國(貢)獻出更大的力量,所以要求加入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希望組織上經常對我幫助教育,多給我指出缺點,使(我)能當一個人民的忠實的勤務員。”
高爐出好鋼,烈火煉真金。黨的教育和培養,使王進喜單純的好好干的報恩思想升華為徹底革命的思想,成為一名自覺的先鋒戰士,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質的飛躍。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