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興發集團發布公告,同意公司全資孫公司內蒙古興發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4.95億元,建設10萬噸/年工業硅項目。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預計2026年上半年建成投產,二期計劃2027年底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并達產達效后,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14.4億元、凈利潤9032萬元。
興發集團表示,經過多年發展,公司現已形成有機硅單體產能60萬噸/年,下游深加工產能超30萬噸/年,并配套上游工業硅產能6萬噸/年、硅石礦產能100萬噸/年。工業硅作為有機硅的主要原材料,當前配套產能嚴重不足,無法良好保障公司有機硅產業發展需求。本次新建10萬噸/年工業硅項目,可增強公司有機硅原材料保障能力,進一步發揮硅石礦資源協同優勢,從而提升有機硅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運營效益。
此外,工業硅直接生產成本中,電力、精煤及顆粒煤、硅石占比分別約35%、20%、15%。公司表示,內蒙古烏海地區煤炭及風光資源十分豐富,電力成本較低,同時內蒙古興發正在園區周邊投資新建一座光伏電站(設計裝機容量90.49MWp)可供工業硅項目使用,疊加工業硅項目配套的余熱鍋爐發電裝置,工業硅生產綜合用電成本可控制在0.35元/度以內,用電成本優勢明顯。
同時,公司還表示,烏海緊鄰寧夏石嘴山、陜西神木等優質精煤及顆粒煤產地,公司位于湖北谷城的自有硅石礦資源亦可通過火車發運至烏海,精煤及顆粒煤、硅石礦物流成本相對較低。本項目能夠為有機硅提供成本低廉的工業硅原材料,有利于降低有機硅綜合生產成本,提升產業經營質效。
值得注意的是,興發集團于2023年6月組建了技術專班,針對工業硅生產智能化提升開展專項研究,研究成果在公司現有工業硅裝置進行了持續驗證。公司表示,本項目計劃采用上述智能制造技術和生產工藝,實現生產環節高度自動化,打造“無人值守”的智慧工廠,預計用工成本較行業平均水平大幅下降。
公告顯示,上述項目已取得備案證、土地證、能評批復,安評、環評批復正在辦理過程中,能否成功辦理具有一定不確定性。同時本項目建設周期較長,存在因行業經營環境、市場供需變化導致項目建成投產后經濟效益不達預期的風險,公司將積極加快項目審批手續辦理進度。
此前在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公司曾表示,未來資本開支方向主要聚焦于上游礦產資源爭取以及下游特種化學品及新材料產品開發,研發投入將持續保持平穩態勢,加快公司從傳統化工企業向現代科技型、綠色化工新材料企業轉型升級。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國家石油化工產業形象,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