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美生物潤滑油市場處于快速增長階段,預計2009年至2014年市場年均增長率將達8.9%。美國增長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在近日發布的2008年度北美生物潤滑油市場報告中稱,美國和加拿大是該地區主要的生產和消費國,墨西哥則處于萌芽階段,市場規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2007年,北美生物潤滑油市場規模為5.1億美元,總產量約11.5萬噸。
生物潤滑油是從可再生的植物性原料中提取的具有潤滑作用的油脂,常見的品種包括液壓機油、鏈條油、混凝土脫模劑、齒輪油、二沖程引擎潤滑油、潤滑油脂和金屬加工油等。其中,液壓機油所占份額最大,鏈條油和混凝土脫模劑規模次之,金屬加工用切割潤滑油市場自2000年以來增長較快,目前居應用市場的第三位。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北美生物潤滑油市場發展可謂動力十足。首先,環保和廢物處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正日趨嚴格,推動了生物潤滑油等環境友好型產品的發展。美國政府2002年通過的《農業法》規定,在潤滑油中要采用可再生的生物原料。但由于此法規約束力較弱,實際對市場產生的效果不大。美國農業部2008年5月開始推行的新農業法案有望改變這一局面。
廢物處理方面,近年來北美各國政府都出臺了嚴格的法律法規,限制高殘留高污染的產品使用。由于生物潤滑油超過90%的成分都可生物降解,使用該產品不會對環境造成額外負擔。另外,與礦物潤滑油和合成潤滑油相比,生物潤滑油不含有毒物質,因此即使發生泄露事故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處理,這對生產廠商控制環保成本非常有利。
其次,北美民眾不斷增強的健康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有效地促進了生物潤滑油的消費。與此同時,美國政府也通過統一采購來支持生物潤滑油市場的發展。美國2002年的《農業法》規定,由農業部負責制定的聯邦政府采購計劃應購買一定數量的生物潤滑油。2006年3月,美國農業部進一步明確了六種不同潤滑油的最低生物質含量,其中包括可移動設備液壓機油(最低生物質含量44%)和滲透潤滑油(最低生物質含量68%)。
美國政府還通過免征油籽銷售稅、降低進出口稅率和對消費者實施減稅等手段,提高上游油籽種植者和下游生物潤滑油消費者的生產和消費熱情。例如,油籽種植者的油籽銷售稅免征幅度最高達50%,這一免稅政策有力地控制了油籽收購價格,縮小了生物潤滑油和礦物及合成潤滑油之間的價差,增強了生物潤滑油的競爭力。
面臨不確定因素挑戰
然而,由于生物潤滑油產業尚處于襁褓期,市場規模很小,目前還只能作為礦物及合成潤滑油的替代品使用。長遠看來,市場發展還將面臨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成本壓力、本身的性能缺陷、市場供需關系變化、消費習慣、生物原料缺乏等不確定因素的挑戰。
原料及能源價格波動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生物潤滑油以可再生的植物為原料,生產過程中消耗的能源由傳統能源供給。因此,植物原料或者原油價格波動都會對其價格產生影響。
由于生物潤滑油低溫易硬化、高溫易降解,影響了其在二沖程引擎、四沖程引擎、液壓機械及變壓器領域的應用。目前業界主要通過加入添加劑來解決這些問題。
市場供需是否平衡是決定生物潤滑油行業發展順利與否的重要因素,供過于求或者供不應求都對市場的發展不利。
消費者的觀念短時間內難以改變,這也使生物潤滑油市場的增長受阻。由于目前的主流潤滑油還是礦物潤滑油,生物潤滑油相對明顯的弱點和高昂的價格很難吸引大多數消費者。
生物原料的缺乏和原始設備供應商(OEM)的財政支持減少,也導致生物潤滑油市場增長乏力。作為生物潤滑油的主要原料,含油作物的種植受氣候影響很大。另外,缺乏核心技術支持的生物潤滑油OEM不愿推廣尚不成熟的產品。
技術競爭不可避免
近年來,北美地區生物潤滑油市場的競爭并不激烈。目前共有廠商35家,預計未來隨著新廠商的加入,這一數字將不斷增大。由于各大廠商,特別是國際大公司投入的研發力度很大,新產品層出不窮,預計各廠商在技術領域的較量將會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