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濰坊市鹽務局了解到,上半年,濰坊市鹽業系統按照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圍繞行業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加強組織協調,行業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工作繼續得到深化,產品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食鹽專營水平不斷提高,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各項經濟指標穩定增長,全行業經濟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主要產品原鹽產量減少,銷量增加
上半年,全市共生產原鹽542萬噸,同比減少8.1%;銷售原鹽753萬噸,同比增加10.9%;庫存原鹽415萬噸,同比減少6.7%;生產鹽化工產品14.3萬噸,同比增加9.2%;銷售14.1萬噸,同比增加17.6%;庫存1萬噸,同比減少67%;其中,生產溴素45200噸,同比增長4.81%,銷售溴素45007噸,同比增長5.18%。原鹽產量下降的原因是去冬今春氣溫低、蒸發弱,原鹽生產基礎薄弱,越冬池存鹽不足,春灌時間推遲等。1-6月份,全市累計蒸發量819mm,同比減少196mm;降水量151mm,同比減少31mm,原鹽銷量持續增加,月均銷售量達到125.5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13.1萬噸增加12.4萬噸。
二、原鹽及鹽化工產品價格先升后降
年初由于兩堿企業開工率提高,產品價格出現小幅回升,對原鹽需求量持續增加,帶動原鹽價格穩定上升。鹽價面上最高達到含稅價230元/噸左右,其中龍威集團等重點企業達到含稅價260元/噸;但進入5月份,鹽價出現回落,主要原因是兩堿市場不景氣,部分兩堿生產企業限產保價,對原鹽的需求量減少。溴素價格創歷史新高。受供求關系的影響,溴素價格大幅上升,含稅價突破2萬元/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溴素企業效益顯著;其他鹽化工產品銷售及價格情況一般,與去年基本持平。
三、食鹽專營任務基本完成
上半年,全市共購進食鹽34646噸,完成年計劃的60.25%,比去年同期增長12.45%。全市大部分單位完成計劃進度,且購進額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小包裝食鹽累計購進12543噸,完成年計劃的47.15%,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3.45%。營養鹽累計完成613噸,占年計劃的51.08%,同比增長79.77%。其他工業鹽累計完成19556噸,完成年計劃的41.6%。
四、企業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上半年,按照省集團公司、市政府開展“轉方式、調結構”大討論的工作部署,于5月中旬召開了全市鹽業轉方式、調結構現場觀摩交流研討會,有力地推動了行業轉方式調結構工作的開展。我市的大地鹽化、衛東化工、海王鹽化、龍威集團等企業在產品結構調整方面,取得了驕人業績,成功實現了企業的轉型、升級。大地集團在產品產業結構調整、拉長產業鏈、跳出鹽業發展鹽業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海王化工有限公司在濱海開發區建設拆遷速度加快、鹽田面積逐步減少、原鹽和溴素生產都受到制約的不利條件下,該公司抓住開發區建設的有利時機,及時進行轉型。一是大力發展溴化物和精細化工,打造國內最大的溴化物生產基地;二是充分利用森達美港擴建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臨港物流產業;三是利用開發區建設的有利時機,將房地產業務做大作強。
五、行業經濟保持平穩快速增長
上半年,全市完成銷售收入32.9億元,同比增長48.88%,其中實現原鹽銷售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49.55%,實現鹽化工產品銷售收入16.5億元,同比增長52.29%,實現其它產品銷售收入4.6億元,同比增長36.36%。實現市縣兩級公司銷售收入3.26億元,同比增長49.36%。實現工業增加值6.59億元,同比增長29.93%,完成入庫兩稅4.58億元,同比增長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