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以鐵腕手段淘汰落后產能,以確保完成“十一五”(2005年-2010年)節能減排目標。工業和信息化部27日向各地方政府下達2010年18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要求各地盡快將目標任務分解到地市縣和企業,并確保這些落后產能在第三季度前全部關停。
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同時強調,今年內中國將不再審批“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擴大產能項目,并通過提高土地使用成本、加大差別電價加價幅度、加大行政處罰力度等手段,使落后產能無利可圖、無法生存。
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大幅提高
在當日舉行的全國工業系統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會議上,工信部公布的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大幅高于5月初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要求。
《通知》要求今年淘汰煉鐵產能2500萬噸、煉鋼600萬噸、水泥5000萬噸、電解鋁33萬噸、玻璃600萬重量箱、造紙53萬噸。而此次工信部下達給各地的任務是:煉鐵3000萬噸,煉鋼825萬噸,水泥9155萬噸,電解鋁33.9萬噸,玻璃648萬重量箱,造紙432萬噸。其中,造紙行業淘汰任務提高近8倍。
下達的其余12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為:焦炭2127萬噸,鐵合金144萬噸,酒精67.7萬噸,銅冶煉11.7萬噸,鋅冶煉11.3萬噸,鉛冶煉24.3萬噸,電石71.8萬噸,味精18.9萬噸,檸檬酸1.7萬噸,皮革1200萬標張,印染31.3億米,化纖55.8萬噸。
李毅中對任務加重的解釋是,“通知中‘十一五’目標是幾年前確定的,不能滿足于這個目標,要看到眾多工業行業的落后生產能力占到總產能相當大的比例。”
截至2009年底,全國已完成淘汰煉鐵落后產能8170萬噸、焦炭8250萬噸、水泥2.4億噸、造紙600萬噸。其中,煉鋼、電石、焦炭、鐵合金等行業已提前完成了“十一五”目標。
“但大量落后產能依然存在。煉鐵、煉鋼、電解鋁、焦炭、水泥、化纖等18個工業行業中,落后產能占到總產能的10%-25%。”李毅中舉煉鐵和水泥為例,煉鐵4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約有1億噸,占了煉鐵能力的20%;落后小水泥5億噸,占了水泥產能的25%。
“自我加壓淘汰落后產能,是因為山西產業結構急需調整,從長遠看,早淘汰早轉型,可以創造良性循環的發展環境。”山西省經濟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洪發科告訴記者,山西省在工信部下達的任務基礎上制定了更高的淘汰任務目標,如下達淘汰焦炭任務為500萬噸,山西自定7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