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食品價格高企可能會導致中國的貨幣政策調整難度加大,令中國政府在管理潛在的房地產泡沫方面遇到新挑戰。
華盛頓時間3月29日,世界銀行預測局局長、高級經濟學家漢斯·蒂莫(Hans Timmer)警告稱,石油和食品價格高企可能會導致中國的貨幣政策調整難度加大,令中國政府在管理潛在的房地產泡沫方面遇到新挑戰。
世行正與中國合作撰寫一份長期報告(涉及時間段長達20年),研究如何使中國轉變為高收入經濟體。最近幾十年來,不乏發展中國家在遭遇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后出現增長停滯的案例。
據新華海外財經報道,蒂莫說,油價和食品價格上漲不僅導致居民實際收入下降,而且帶動其他各類商品價格走高,并可能引發物價水平的螺旋上升。這一問題可能會打亂中國政府針對國內資產市場的謹慎細微的調控措施。
他指出,問題是還不知道金融危機期間有多少貸款是以低息發放的。當中國政府成功抑制住資產價格和房價上漲趨勢時,危險就會來臨,因為部分購房者的借款是基于對低利率的預期,一旦利率升高,這些貸款會面臨信用風險。
蒂莫稱,如果中國央行突然開始收緊政策,并確定具體的目標通貨膨脹率,那么中國的資產市場會陷入一片混亂。
蒂莫發出上述警告之際,已有分析師預言油價將改寫歷史新高。
“若利比亞動亂局勢升級,并向沙特等主要產油國擴散,國際油價可能會打破2008年每桶147美元紀錄。”美國百利金融集團高級能源分析師菲爾·弗林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30日,中國國家發改委預計國際油價近期將在每桶100-110美元間波動。
自2月上調油價以來,國家發改委所參考的一籃子原油價格已累計上漲13%。在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下,若參考原油價格上漲幅度超過4%,即可上調油價。(編注:眼下外界普遍預期,中國將于3月底4月初再度上調成品油價格。)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能源署(IEA)29日表示,如果原油價格繼續維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石油生產國卡特爾組織歐佩克(OPEC)今年將首次收獲1萬億美元的出口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