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通訊員趙華)“為什么六區現階段個別單井母液流量計波動大?”課堂上,老師自問自答:“是個別泵單井管線振動造成的……”
“不,我認為流量計波動大的原因不是管線振動造成的,而是母液配制不均勻造成的。”老師話音未落,就傳來學員的質疑聲。這段師生對話來自勝利油田孤東三采中心秋季技術培訓課堂,老師講得精彩,學員提問深刻,討論和質疑聲時不時地出現。
這一生動活潑的培訓場面緣自孤東三采中心推出的“自助餐”式培訓模式。
如何提高職工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企業培訓工作長期以來的追求目標。由于職工素質參差不齊,培訓需求也有很大差異,“齊步走”、“一人得病眾人吃藥”式培訓效果不佳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培訓單位和培訓工作組織者。孤東三采中心在深入分析培訓需求,并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針對培訓對象的不同特點和興趣愛好,在培訓內容和方式上不再搞“一刀切”,而是開“小灶”,讓學員各取所需享用“自助餐”。通過一年多的實踐,有效提高了職工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得到了職工的認同。
中心根據職工的不同需求及特點,推出“訂單式”摸底,由職工“點題”,本著“缺什么補什么,要什么教什么”的培訓思路,針對職工的需求,找準培訓難點、重點和新知識點,提高培訓效率,調動職工參加崗位培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具體做法是:由各班組長收集組織本班人員需要培訓的信息,由職工自己出題,再請培訓部門組織有關技術人員編寫教材,量身定做培訓方案。把原來職工不愿意聽、培訓效果不佳的內容從培訓教材中刪除,實現“眾口皆調”。如在對班組長的培訓上,重點圍繞“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班組長",加強綜合能力的培訓,要求班組長既要熟練掌握現場操作本領,又要具備一定的組織指揮才能,提高協調解決現場復雜問題的能力;在對操作人員層的培訓上,重點圍繞各自的特長、絕活,加強崗位技能和應知應會培訓,使特長更特,絕活更絕,全面發展,沒有短腿,提高排除現場各類故障和解決現場操作中各種問題的能力。
注聚2隊一名泵工說出了大家的心里話:“過去培訓課填鴨式地滿堂灌,老師缺乏積極性,聽者也沒有興趣。現在是真正的快樂培訓,想學什么老師教什么,缺什么就能補什么。這樣的培訓我們打心眼兒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