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魁梧,一張白凈的國字臉上總是掛著一副樂呵呵的笑容,這是幾年前,筆者見到康建國時的第一印象。未成想,幾年以后,除了他額頭上多了些許歲月的痕跡外,竟然還是那風沙中的一臉笑容。這時,他已是塔河采油一廠天然氣處理站的生產管理班長。
????“沒你說的那么夸張吧!說實在的,這兩年生產工作上的壓力很大,特別是當上管理班長以后,感覺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但是,我覺得只要全身心投入了,問心無愧的工作著,生活中又何必老板著個臉呢?笑一笑十年少嘛!”談話中,康建國幽默地回應著記者。
????一個勇挑重擔的人
????“天然氣處理站組建成立之時,50萬方裝置投產,有著12年黨齡的他率先表率,吃在崗位,睡在崗位,兩天兩夜不下一線。”一位員工談起天站組建投產,話語中流露出對康建國的敬佩。
????據介紹,天站50萬方裝置建成之時,為使裝置按計劃時間成功投入生產,康建國第一個寫下決心書,主動請纓,急難險重沖在前,體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良好素養和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一個不知疲倦的人
????“我經常一覺醒來,發現他還撲在電腦桌上寫寫畫畫。”該站生產技術員如是評價自己的室友。
????“勤跑一線”一直是康建國堅持的工作方法之一。“找康班長?他在裝置區!”,這句話,已快成為班組員工的口頭禪。“勤動腦筋”也是其工作方法之一。他時常放棄休息時間,收集裝置運行參數,查閱網上資料,通過對比分析,結合長期工作實踐,不斷摸索生產參數優化調整的可行性。“厚積而薄發”,他參與的30、50萬方生產參數優化調整措施,使30萬C3+收率由78%提高到82%,50萬C3+收率由89%提高到92%,為廠、站的產量任務貢獻出積極力量。
????一個堪稱兄長的人
????說起康建國,站內的班組員工都不約而同在筆者面前豎起了大拇指——康班長不僅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更像個老大哥,我們既愿意又怕在他手底下干活。
????一句聽似矛盾的話,經該站工藝崗員工張顯華的一番解釋卻令筆者茅塞頓開。原來,康建國在班組管理方面有著一套很嚴格的管理辦法,即:通過定目標、壓擔子的方法和每月考核末尾淘汰機制相結合,促員工成長,實現自我超越。“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也正是這種嚴格的競爭管理,他所帶班組中近20人已成為精一崗,會兩崗,通三崗的生產崗位骨干力量。
????工作表現突出,康建國個人先后榮獲“模范共產黨員”、“先進生產個人”等榮譽稱號,其所在班組也在他的感召下,榮獲“和諧型”班組和“工人先鋒號”等稱號。
????“其實,一切功勞真正應歸功于我的領導和同事們,沒有他們,我不可能取得這些成績。我是在塔河采油一廠這塊土地上成長起來的,只有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在這片土地上,才對得起領導對我的信任和大家的厚愛!”談及未來,康建國依然樂呵呵地說。
????(弋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