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25日,滬深兩市上市公司2011年年報公布接近半數,共有783家公司披露年報,其中石油和化工企業共118家。數據統計顯示,石化類上市公司主營收入28832億元,比上年增長24%;凈利潤951億元,比上年下降2.5%;每股收益0.38元,比上年下降17%,雖然主營收入有所增長,但難掩利潤增幅收窄的趨勢。
國內最大的煉油企業中國石化披露的2011年年報業績也印證了這一點,按照中國會計準則,該公司去年凈利潤716.97億元,僅比2010年增長1.4%。按此計算,中國石化去年日賺近2億元(1.96億元),但這卻是自2008年以來中國石化業績增長幅度最小的一年。
在石油和化工行業,氟化工無疑成為2011年證券市場最大的亮點。在政策面上,《中國氟化工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了無機氟化物、氫氟酸的產能及產量控制目標,并指出要抓好結構調整,提高行業準入標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在市場方面,2011年是國內制冷劑發展的黃金時期。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約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將分別于2020年和2030年全面禁止使用氟里昂制冷劑。但當前很多發達國家如美國、歐盟等國已提前停止生產,這部分空出的市場將由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填補。含氟高分子材料的價格從2010年開始便一路飆升,2011年,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三愛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更是賺得盆滿缽滿,其中三愛富凈利潤比上年增長1490%。
生產精對苯二甲酸(PTA)的材料源頭是石油。2011年油價高位整理,加之國外煉油企業以及國內大連福佳對二甲苯的停產,更加刺激了PTA的走強。PTA和聚酯滌綸的平均售價及銷售毛利率較以往有所增長,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和榮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雙雙受益。其中,恒逸石化每股收益達3.71元,位居石化類上市公司榜首,是目前已公布業績的上市公司第三位。
油價的高位運行還帶動了相關子板塊,如石油裝備、煤炭等。因此,煙臺杰瑞石油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也受益。
從目前已公布的業績情況來看,農藥行業持續低迷,從安徽華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報中可以看出,受國際市場草甘膦價格持續低迷以及基礎化工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該公司經營出現困難,只是在收到政府補助款7500萬元后,才免于繼續虧損。而山東大成農藥股份有限公司則出現兩年虧損,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對該公司股票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作為滬深兩市的一個重要的投資力量,社保基金依然看好化工和機械板塊。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3月25日,在已披露2011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中,社保基金共涉足103家,累計持股11.58億股,持股市值達165.92億元。其中,化工和機械設備兩行業受到較多關注,本期增倉的43家上市公司中,有12只機械設備股,占比27.91%;有6只化工股,占比13.95%。浙江贊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頂山天安煤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榜上有名。
以贊宇科技為例,該公司是國內天然油脂基表面活性劑的龍頭企業,目前擁有各類表面活性劑年產能13萬噸,產品主要用于日用化工領域,如洗滌、化妝品等行業。2011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19億元,比上年增長48.01%;實現利潤總額1.26億元,比上年增長53.1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04億元,比上年增長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