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和新奧能源(02688,HK)聯合收購中國燃氣(00384,HK)一事再添變數。
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控集團)對中國燃氣的“味口”越來越大。繼兩度增持中國燃氣后,5月8日、9日、15日,北控集團又進行了三次增持,持股比例上升至14.75%。與此同時,為了鞏固第一大股東的地位,英國富地石油與北控集團展開增持大戰,近日再次大手筆增持中國燃氣,持股比例升至17.32%。至此,二者的持股比例上升至32.07%,這將對中石化和新奧能源成功收購中國燃氣的底線持股比例——75%形成制約。
鑒于北控集團與中石油的特殊關系,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中石油或許是北控集團持續增持的“幕后推手”。中石油董事會秘書、昆侖能源(00135,HK)主席李華林昨日(5月16日)透露,昆侖能源和中石油目前都沒有參與收購中國燃氣的計劃。
對此,記者了解到,有分析師認為,如果中石油此時參與收購,會炒高中國燃氣股價。中石油旗下的昆侖燃氣已是國內城市燃氣五大巨頭之一,并無收購中國燃氣獲取其氣源及渠道的迫切需求,但是北控集團增持卻符合中石油及其自身的利益。同時,對中石化和新奧能源施以阻力,中石化以下游市場優勢對抗中石油上游資源優勢的企圖將陷入落空的境地。
北控、富地展開增持大戰
在北控集團兩次增持后,作為中國燃氣第一大股東的英國富地石油也加入了增持行列。
香港證監會資料顯示,5月8日,富地石油按每股3.98港元購入中國燃氣1000萬股股份,涉資3980萬港元,持股比例升至17.32%,仍然是最大股東。對此,王慧認為,為鞏固第一大股東的地位以及在談判中掌握話語權,其必然要通過吸收小股東的股份來確立自己的核心地位。在后期的談判中,富地石油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史建磊補充道,目前中國燃氣收購案經多方博弈后,股價溢價增值潛力較大,富地石油占據最大股東地位,有助于其實現利益最大化。
同時,北控集團的增持行動也在不斷上演。5月8日 (富地石油增持當日),北控集團按每股3.98港元~4.00港元購入332.8萬股股份,涉資約1329萬港元,其持股比例升至12.73%。5月9日,北控集團第四次增持中國燃氣,持股比例由12.73%增至12.827%,買入436.4萬股,最高買入價為4.00港元。5月15日,北控集團第五次增持,買入8326.2萬股,持股比例上升至14.75%,增持為3.83港元~3.95港元。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北控集團就先后五次增持中國燃氣。對此,中宇資訊分析師王慧對記者稱,北控集團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城市燃氣企業之一,年用氣量、燃氣用戶數、管網規模、年銷售收入均位列全國第一,但其要將天然氣業務擴展至其他城市必然要找一個跳板。在中石化和新奧能源收購中國燃氣陷入僵局之時,正是其介入的最佳時機。
至此,二者的持股比例上升至32.07%,這將對中石化和新奧能源成功收購中國燃氣的底線持股比例——75%形成制約。
中石油或為北控增持“推手”
鑒于北控集團與中石油特殊的合作關系,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中石油或許是北控集團持續增持的“幕后推手”。對此,昆侖能源主席李華林表示,“注意到中國燃氣的并購沒有最后落定,不過昆侖能源沒有參與對中國燃氣實施并購的計劃。”身兼中石油董事會秘書的他還表示,“至于中石油,據我了解也沒有(參與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北控集團是北京市屬最大國企之一,旗下北京控股(00392,HK)持有陜京天然氣管網40%股權,剩余60%股權現在由中石油旗下昆侖燃氣持有,僅2010年陜京管網就為北京控股提供稅后利潤11.7億元,可以說在燃氣市場上獲利豐厚。
對此,王慧分析稱,目前北控集團與中石油合營燃氣項目,此次增持或與中石油相關。如果北控集團成功收購中國燃氣,中石油也將會從中獲利。如果中石油此時參與收購,其收購價格或將進一步被炒高,對于雙方來說均無益。
據了解,迄今為止,中石油及旗下昆侖燃氣等并沒有直接參與到中國燃氣的收購戰。昆侖燃氣作為中石油的子公司,主要業務范圍包括城市燃氣管網建設、城市燃氣輸配、天然氣與液化石油氣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等相關業務。
對此,金銀島分析師史建磊表示,“可以說昆侖燃氣已打通燃氣市場的上中下游產業鏈,可能無收購中國燃氣獲取其氣源及渠道的迫切需求。但是,連續增持或有幕后推手存在。不管怎樣,北控集團增持符合中石油及其自身的利益。即使純粹出于獲利考慮,北控集團也有增持的意愿。”
不過,瑞銀分析師StephenOldfield此前在報告中稱,如果中石化財團撤回收購,中國燃氣的股價可能會下跌,但其反視之為買入良機,因為中石油有可能會對中國燃氣提出另一項收購建議,又或者中石化會卷土重來,單獨提出收購要約。
中石化戰略遇阻
現在,北控集團掌握了中國燃氣14.75%的股權,中石化和新奧能源的要約收購行動勢必將更加困難。
根據此前的要約收購公告,中石化和新奧能源將以167億港元收購中國燃氣已發行所有股份,新奧能源承擔收購費用的55%,中石化承擔45%,要約價格為每股3.5港元。一旦收購股份未能達到75%,要約收購將宣布失敗。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國內管道天然氣在城市燃氣中的比重將繼續高速增長,并且天然氣價改在即,利潤回報率也實為可觀。當前國內油氣巨頭已將目光瞄準了天然氣產業,此次收購顯示出他們擴展事業版圖的決心。
史建磊分析道,三大油企下屬公司將積極打通上中下游全產業鏈,爭食城市燃氣這塊蛋糕。中石油旗下昆侖燃氣已經發展在前,作為既得利益集團,其勢必會在中石化打通產業鏈條前,給中石化施以阻力。
由于天然氣的市場前景相當可觀,且有穩定的終端和利潤存在,因此各大油氣巨頭均有深入終端的意愿。據悉,中石油掌控著國內約80%的天然氣資源,旗下的昆侖燃氣已是國內目前最大的CNG(壓縮天然氣)運營商,而中海油在進口LNG(液化天然氣)方面獨占鰲頭,且早在2004年就與新奧燃氣簽訂了城市燃氣項目相關協議,聯手拓展燃氣事業。
對此,王慧認為,相對來講中石化的步伐慢了一拍,目前城市燃氣空余市場不多,若此次成功收購能成功,將成為其進入終端燃氣的標志性信號,同時作為一股新入力量打破國內現有燃氣市場格局。
自2005年起,中石油通過天然氣資源優勢,不斷與長城以南各省市自治區政府達成協議,在這一中石化固有的“領”地中攻城拔寨,建煉化產能、加油站,給中石化的市場戰略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史建磊認為,新奧是國內最大的城市燃氣分銷商之一,但并未占據壟斷優勢;一旦將中國燃氣收入囊中,新奧在國內燃氣分銷領域的領導者地位將更加鞏固,中石化當然也會受益。北控集團增持一事背后或多或少有中石油的影子,這會使中石化以下游市場優勢對抗中石油上游資源優勢的計劃落空。
同時,王慧分析道,國內終端用氣領域單一,季節性較強,峰期的調整也是收購后需要考慮的問題。各油氣巨頭在收購問題上仍需謹慎態度,做足各項準備才能保證后期的運作,短期內壟斷格局還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