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P世界能源統計2011》數據,2010年全世界煤炭生產量合計72.73億噸,其中,中國煤炭產量為32.40億噸,占世界煤炭總產量的48.3%(年增長率和比重按折合油當量計算)。分區域來看,亞太地區、北美地區和歐洲及歐亞地區是世界三大煤炭生產地區,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94.6%。其中,亞太地區占67.2%,北美地區占15.9%,歐洲及歐亞地區占11.5%。非洲、中南美和中東地區三大區域合計僅占世界總量的5.4%。分國別來看,中美兩國就占了世界總產量的63.1%,印度、澳大利亞、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南非、德國、波蘭和哈薩克斯坦煤炭產量分居世界第三到第十位。
世界前10大煤炭進口國是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中國、印度、德國、英國、美國、西班牙、法國。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煤炭進口國。據海關總署統計,2011年我國全年共進口煤炭1.823億噸,出口煤炭1466萬噸,凈進口1.68億噸。
按照2011年底的統計數據,我國煤炭進口按照數量從大到小排列,來源國分別為: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越南、蒙古、朝鮮、俄羅斯、南非、美國等。我國的動力煤進口主要來源于印尼、澳大利亞、俄羅斯、南非等,冶金煤進口來自于蒙古、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無煙煤進口主要來源于越南、澳大利亞、俄羅斯、朝鮮。
進口煤增加了國內市場煤的供給渠道。我國進口的煤炭全部是市場煤,2010年我國非煉焦煤進口占國內主要港口內貿煤炭發運量的比重約為21.9%,占其轉運市場動力煤的比重則達到了40%以上。
2008年之后我國煤炭進口省份增加,從兩廣地區向東南沿海其它地區擴展,據統計,與2008年相比,長三角地區、山東省和福建省2010年的煤炭進口量分別增加了6倍、18倍和9倍,表明煤炭進口對國內沿海地區煤炭需求的影響范圍呈現逐年擴大之勢。
煤炭進口量由國內外煤炭價差決定,進口量月度變化不穩定。
煤炭進口量月度波動趨勢以及國際三大動力煤現價波動趨勢同時顯示:中國雖然已躍升為全球第一煤炭進口大國,但是中國煤炭進口并非是決定國際煤炭價格波動趨勢的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