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一項完全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組分煉油”技術,一舉幫助中國石油煉化企業擺脫了主要依賴歐美發達國家技術體系的被動局面,使國產石油煉化技術跨入世界先進水平,汽柴油質量達到歐IV排放標準。
丁冉峰教授是“組分煉油”技術的發明人,“烴重組”專利技術是“組分煉油”技術的代表。該項以催化裂化以及各餾分非加氫精制技術為核心的組合優化技術體系的應用,既能使煉化企業生產出高質量的汽柴油產品,也為重整和乙烯裝置提供大量優質原料,使得煉油與化工有機結合。據世界首家采用此項技術的中石油烏魯木齊石化分公司表示,該項技術的應用,使自產汽油在低成本條件下,辛烷值提高了3至5個單位,公司當前已經具備生產93號、97號以及98號高標汽油的能力。
丁冉峰教授是“組分煉油”技術的發明人,“烴重組”專利技術是“組分煉油”技術的代表。該項以催化裂化以及各餾分非加氫精制技術為核心的組合優化技術體系的應用,既能使煉化企業生產出高質量的汽柴油產品,也為重整和乙烯裝置提供大量優質原料,使得煉油與化工有機結合。據世界首家采用此項技術的中石油烏魯木齊石化分公司表示,該項技術的應用,使自產汽油在低成本條件下,辛烷值提高了3至5個單位,公司當前已經具備生產93號、97號以及98號高標汽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