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11月1日成品油調價后,部分地區仍出現局部“油荒”的現象?國家發改委對此解釋說,由于國際市場油價繼續大幅上漲,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倒掛的矛盾仍很突出。由于地方煉廠加工數量減少,導致國內成品油資源供應偏緊,部分地區還存在停供限供的現象。
針對上述現象,國家發改委表示,已經組織協調中石油、中石化兩集團公司,以及各地經濟運行、價格主管部門和地方煉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資源,加強調度,確保市場供應,并為此采取三大措施:千方百計增加供給、合理調度和配置資源、強化供需情況監測和市場監管。
“物價部門對囤積成品油,特別是有油不賣,擅自停供、限供、轉手加價倒賣以及白天不賣,晚上加價倒賣等行為,堅決制止和嚴厲打擊。并嚴肅查處了一些社會加油站突破政府規定價格的違法行為,公開曝光情節嚴重的典型案件,維護了市場秩序。”國家發改委強調。
本稿由中國化工網www.chemnet.com.cn整理
國家發改委表示,隨著上述措施的貫徹落實,成品油市場供應會很快恢復正常。
據了解,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上漲,對我國經濟的直接影響表現在進口原油成本上升,使國內提高成品油價格的壓力增大。我國現在仍對成品油價格實行定價管理,雖然近幾年多次調整成品油價格,但成品油價格仍沒有完全理順。
國家發改委舉例稱,11月中旬,美國汽油零售價為每加侖3.3美元左右,相當于6.5元/升,比我國(北京市場,下同)高1.2元左右;英國汽油零售價為每升1英磅,相當于每升15.5元,比我國高10.2元左右;日本汽油零售價為每升153日元,相當于每升10.53元,比我國汽油零售價高5.19元。
信息來源:中國化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