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青海鹽湖集團公司實施綜合利用項目一、二期工程,投入90億元深度開發鉀、鎂、鈉、鋰系列產品和有機化工產品,在柴達木盆地察爾汗鹽湖建設中國最大的鹽化工基地。
被譽為中國“聚寶盆”的柴達木盆地內,鉀鹽、鋰礦分別占全國總量的81%和85%。在中國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鎂、鋰、鉀、鈉等資源富集,氯化鉀的總資源量達到5.4億噸。
作為國家支持的西部大開發重點國有企業,青海鹽湖集團目前鉀肥產業生產能力達到200萬噸,然而由于技術原因,多年來其他鹽化工產品的開發一直未能起步。
實施鹽湖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將實現柴達木盆地內鹽湖資源與天然氣資源的結合,為世界首創。兩種資源的組合,將為鹽湖化工產業拓展和形成鉀鹽、鈉鹽、氣鹽、鎂鹽、鋰鹽五大產業群。僅鉀鹽深加工一項,可形成尿素、PVC、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甲醇、碳酸鉀、硝酸鉀、氯化銨八種產品,整個生產流程中原料和副產品閉合利用,產業鏈自然延伸,無污染、無排放。
青海鹽湖集團董事長安平綏說,上述綜合利用項目建成后,鹽湖集團資產總額將突破155億元,按現行價格計算,年銷售收入可達到80億元以上。
截至目前,該項目一期工程供熱中心已基本建成,各化工裝置年底將陸續完成安裝,明年上半年將投入試車。二期工程計劃2009年年底建成,2010年投料試車。
被譽為中國“聚寶盆”的柴達木盆地內,鉀鹽、鋰礦分別占全國總量的81%和85%。在中國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鎂、鋰、鉀、鈉等資源富集,氯化鉀的總資源量達到5.4億噸。
作為國家支持的西部大開發重點國有企業,青海鹽湖集團目前鉀肥產業生產能力達到200萬噸,然而由于技術原因,多年來其他鹽化工產品的開發一直未能起步。
實施鹽湖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將實現柴達木盆地內鹽湖資源與天然氣資源的結合,為世界首創。兩種資源的組合,將為鹽湖化工產業拓展和形成鉀鹽、鈉鹽、氣鹽、鎂鹽、鋰鹽五大產業群。僅鉀鹽深加工一項,可形成尿素、PVC、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甲醇、碳酸鉀、硝酸鉀、氯化銨八種產品,整個生產流程中原料和副產品閉合利用,產業鏈自然延伸,無污染、無排放。
青海鹽湖集團董事長安平綏說,上述綜合利用項目建成后,鹽湖集團資產總額將突破155億元,按現行價格計算,年銷售收入可達到80億元以上。
截至目前,該項目一期工程供熱中心已基本建成,各化工裝置年底將陸續完成安裝,明年上半年將投入試車。二期工程計劃2009年年底建成,2010年投料試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