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到目前為止還未命名的合資企業將把總部設在美國,將有5000多名員工和近30座全球工廠。該合資企業估計年銷售額可達110億美元(811億元人民幣),將整合利用PIC這家科威特十大能源/碳氫化合物公司的原料資源優勢和陶氏的技術與市場地位,包括陶氏在PE領域的頂尖地位。
該交易定于2008年下半年結束。此前雙方已組建了三家石化合資企業,其中包括PE和PET生產企業。這些合資公司―EquatePetrochemicalCo.公司、Equipolymers公司和MEGlobal公司――不屬于此次交易范圍。該交易還包括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FortSaskatchewan、阿根廷布蘭卡港和西班牙塔拉戈納的專門進行PE生產的乙烯裂化廠。包括的其他產品有多乙烯多胺和乙醇胺。
陶氏公司董事長兼CEOAndrewLiveris在12月13日的一份新聞通稿中說:“對陶氏來說,這標志著我們轉型戰略的重要里程碑,有助于通過合資企業發展我們的基礎業務;降低我們的資本密集度;將釋放的現金投入我們以業績和市場為導向的業務組合。”
PIC母公司科威特石油公司CEOSaadAl-Shuwaib說:“基于我們與陶氏的長期合作關系,新合資企業將使PIC增強在全球的石化方面的實力并朝多元化發展。”
陶氏是世界最大的低密度PE(LDPE)和線性LDPE(LLDPE)生產商,兩者年產能分別為177萬噸和450萬噸。陶氏也是世界第三大高密度PE(HDPE)生產商,年產能約為4180萬噸。根據2007年預估的銷售數字,陶氏占有北美HDPE市場11%的份額,占LDPE市場的19%,占LLDPE市場的39%,占PP市場的6%。陶氏的PC產能也占北美市場的約10%,在該地區位列第三。
目前無法得知擬議的合資企業在銷售或員工上的地域分布情況。陶氏公司發言人ChrisHuntley說:“我們與科威特企業有良好的合作記錄。我們建立了可靠穩定的關系,而此次交易是這一關系新的延續。”陶氏與PIC的交易也得到了行業顧問GusGarrett和RogerYoung的贊賞,兩人都曾在陶氏供職多年。
曾為陶氏效力37年之久的Garrett說:“這一舉措令人振奮。聚乙烯、聚丙烯和聚碳酸酯這類業務將能夠參考過去的季度業績。他們的自主性將更強,也不會有那么多事后的批評職責。
Garrett補充說,在合資企業中,PE、PP和PC業務現在“能自己做出生產決策,而不必再小心請示了。”目前他在總部位于美國得州FortWorth的樹脂采購咨詢公司ResinTechnologyInc.公司工作。
該交易對華爾街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促使陶氏的每股股價上漲近7%至44.48美元(327.91元人民幣)。股票分析師KevinMcCarthy在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中說,他的公司――位于紐約的BancofAmericaSecuritiesLLC公司――受到了“陶氏通過輕資產戰略持續實施組合轉型的鼓舞,并對今天宣布的交易表示支持。”公司官員說,以往陶氏與科威特企業的往來經歷在此次交易中發揮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