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3月01日訊
國發2號文件要求貴州以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為主基調,大力實施工業化和城鎮化戰略,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特點和時代要求的后發趕超之路。這就要求我們以科學發展觀重新審視資源的開發戰略,更加重視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力發展資源深加工產業,充分發揮貴州的比較優勢、后發優勢,實現貴州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
貴州能源礦產資源豐富,境內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分布廣泛,門類齊全,儲量豐富,且成礦地質條件好,是著名的礦產資源大省。貴州煤炭資源遠景儲量在全國排第五位,貴州一個省的煤炭儲量,是我國南方12省煤炭儲量的總和。貴州省有41種礦產資源儲量排名全國前10位。其中,稀土礦儲量居全國第2位;磷礦儲量居全國第3位;錳礦儲量居全國第3位,銻和鋁土礦居全國第4位;重晶石儲量居全國第1位。豐富的礦產資源為貴州發展以煤為主的煤化工工業,以鋁、金為主的冶金工業,以磷、重晶石為重點的化學工業和以水泥為代表的建材工業等,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保障。
貴州雖然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礦產產品利用粗放,產品附加值低。國發2號文件中指出要“大力發展資源深加工產業”。對資源產業進行深加工,大力實施優勢資源轉化戰略,構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功能配套、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要依托礦產資源優勢,做大做強能源產業,大力發展資源深加工產業,要加大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力度。在“十二五”時期,貴州將依托能源工業,充分發揮資源組合優勢,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以煤化工、磷化工、鋁工業和冶金工業為重點,按照煤電化、煤電鋁、煤電磷、煤電冶一體化發展思路,推進煤電聯營、電冶聯營,大力發展優勢原材料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建成全國重要的煤電磷、煤電鋁、煤電鋼、煤電化等一體化資源深加工基地。
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的煤電磷、煤電鋁、煤電鋼、煤電化等一體化資源深加工基地。按照大型化、基地化、規模化、多聯產的要求,積極改造提升傳統煤化工,大力發展新型煤化工,提高醇醚、醋酸、烯烴等新型煤化工產品比重,積極構建結構相對優化、品種比較齊全、產業鏈較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型煤化工產業體系,推進建設一批大型現代煤化工基地和項目,推進煤炭液化工程。建設清鎮、黔西、織金煤電鋁、煤電化循環經濟示范基地。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支持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在資源富集區推進煤炭深加工,建設畢節、六盤水煤制烯烴和貴陽乙二醇等項目。
加強資源整合和產業升級,加強磷礦資源整合,建設織金、息烽、開陽、甕安、福泉磷煤化工產業帶,有序開發磷礦資源,控制磷系復合肥產能規模,改造提升現有裝置及配套能力,推進磷化工產業的精細化、集約化發展,推進黃磷深加工、熱法磷酸深加工和濕法磷酸深加工,重點發展高純黃磷、精細磷制品和精細磷酸鹽產品,加快磷礦伴生資源尤其是重稀土礦等貴重資源的開發利用。
積極推進鋁、鈦、鋇、釩、錳等資源精深加工一體化,以淘汰落后、技術改造、企業重組為重點,推動鋁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大力發展鋁加工,實現鋁產品結構由初級原料為主向加工產品為主的轉型,建設形成貴陽、遵義兩大鋁電聯營、上下游配套的大型鋁工業基地,推動黔東南、六盤水、安順、銅仁等地發展鋁加工。以增強鈦礦資源保障為基礎,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推動鈦產業擴大產能、調整結構,完善鈦材品種,重點向高質量的鈦及鈦合金產品和鈦帶領域擴展。加快和規范黃金工業發展。支持銅仁、黔東南積極發展釩深加工。
做大做強冶金工業。以調整結構、淘汰落后、優化升級、合理布局、重組發展為重點,加強研發創新,提高產品檔次。改造提升鋼鐵工業,支持六盤水、貴陽等地調整鋼材品種結構,積極推進貴陽城市鋼廠搬遷和水城鋼廠升級改造。延長產業鏈,推進鋼材深加工。調整優化提升鐵合金產業,積極引導鐵合金企業在資源優勢區域的集聚發展和結構升級,發揮錳系、硅系鐵合金和工業硅生產優勢,推廣鐵合金精煉技術,生產低碳、低磷、低硫、微碳等精煉鐵合金產品。支持銅仁、黔東南等地實施金屬錳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發展金屬錳深加工。
鼓勵發展非金屬精細化工,在安順、銅仁建設全國精細碳酸鋇生產和研發基地,打造全國主要的精細碳酸鋇生產和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基地。積極發展氯堿化工和橡膠加工扶持發展林化工,優化發展傳統建材,積極開發生產新型節能環保建材。依托優勢資源,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促進傳統建材的升級換代和延伸加工,支持新型建材擴大生產規模。加快水泥產業的結構調整,合理布局水泥項目,發展新型干法水泥,推廣應用低溫余熱發電,做強水泥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