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3月14日訊
當外國農作物種子大舉進軍國內市場時,淄博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蓖麻雜交品種卻獨辟蹊徑,占據了國際蓖麻育種領域的制高點,產品銷往美國、以色列、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以及內蒙、貴州等國內10余個省、市、自治區;當傳統種業企業面臨生死存亡抉擇時,淄博魯中種業有限公司扛起現代種業發展大旗,使一家瀕臨破產的傳統種業企業起死回生,煥發出勃勃生機……
日前,記者在市農科院采訪時看到,幾位以色列和馬來西亞客人正在參觀考察。“他們是不約而同、慕名而來的。前些年,看到外國人覺得挺稀罕,現在成了我們這里的常客。蓖麻油是最有可能替代石油化工用途的一種植物油,很多國家已將蓖麻提高到戰略高度來認識。我們培育的蓖麻品種,產量和含油量均居世界前列,深受國內外種植者和加工企業的歡迎。”該院院長王光明介紹說。據了解,市農科院依托自身科研優勢,大力開展小麥、玉米、蔬菜、蓖麻、食用菌等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等公益性研究工作,培育出一大批農作物新品種,僅2009年以來的三年間就有6個品種通過省級審定,為我市種業實現“育繁推一體化”提供了強力的科技支撐,為我國的糧食安全、種子安全和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儲備,為有效發揮科研單位服務“三農”的職能做出了積極貢獻。
采訪中,山東新大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薛新義介紹,企業的前身是一家傳統國有種子公司,曾因只是代理經營別人的種子品牌而缺乏自主創新產品,導致企業經營嚴重虧損。2010年,在市農業局的大力引導和支持下,與桓臺縣擁有自主種子產權的淄博市魯中種業有限公司合并,資源和人才得到有效優化整合,公司效益明顯改善。該公司選育的玉米新品種“淄玉14號”迅速在全省推廣種植,與科研單位合作研發的幾個小麥新品種也在淄博市內外“遍地開花”,連續三年參加全省財政統一招標負責我市各區縣(除高青、臨淄外)的小麥統一供種工作,對改善我市小麥品種結構,解決種子市場多亂雜狀況,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科技創新是現代種業發展的不竭之源。多年來,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中央、省有關現代種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加大現代種業科技創新和技術轉化力度,催生扶持壯大了一批骨干種業企業,提高了我市種業育繁推一體化自我發展能力。目前,我市的種業企業已由原來的幾家發展到現在的十幾家,步入了健康快速發展的春天。”市農業局黨委書記、局長王恩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將種業發展擺在了更加突出位置,下一步全市各級農業部門將著力抓好種業科技創新,研發推廣一批突破性新品種,加快培育一批育繁推一體化大型骨干企業,支持企業與優勢科研單位建立育種平臺,真正讓農業科技“催發”淄博種業新優勢,實現產業發展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