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3月21日訊
涼山州攀鋼西昌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是國家發改委審批通過的四川省重點工程,涼山州的“一把手工程”。據記者了解,項目建設對發展我國釩鈦產業、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打造建設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示范區,提升攀鋼核心競爭力,促進資源地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攀西地區已探明釩鈦磁鐵礦儲量96.6億噸。其中,原生鈦鐵礦二氧化鈦資源儲量約6.18億噸,占全國儲量的95%;五氧化二釩的資源儲量有1580萬噸,占全國儲量的62.2%。攀鋼是目前開發釩鈦磁鐵礦資源技術最先進、利用效率最高的企業。
攀鋼西昌項目總投資約243億元,依托攀西地區資源優勢和攀鋼技術優勢,將資源綜合利用和釩鈦產業的發展放在優先地位,采用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釩鈦鋼鐵生產工藝和技術,投入最先進的設備,堅持釩、鈦、鐵同時利用原則,通過淘汰落后、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全面提高攀西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和水平。攀鋼西昌項目投產后具備年產釩渣22萬噸、中釩鐵1.88萬噸能力;項目副產品鋼鐵將促進攀鋼結構調整,更好地實施鋼材精品戰略。
“我們這個項目非常注重環保,環保投資占工程總投資的10%左右,大概20多億元,主要投入在廢水、廢渣、廢氣,三廢的綜合利用方面。”攀鋼西昌黨群工作部陳偉說。“直接產生的產值大概是200億元,它還要帶動相關的一些產業鏈。包括物流方面、礦石、利用當地礦產資源,對涼山的經濟發展起帶動作用。”
西昌項目建成后將打造世界釩資源利用效率最高,生產規模最大,技術創新能力最強的釩制品生產企業。鋼材產品定位于高級別管線鋼、高質量汽車面板及高檔家電板等高附加值品種。產品質量將達到國內一流水平,滿足不同用戶對高品質板材的需求。同時,釩渣生產能力達45萬噸,成為國內最大的釩制品企業。既可緩解西部地區鋼材和稀有金屬產品的供需矛盾,又可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
西昌釩鈦產業園區于2004年12月經涼山州委、州政府批準成立,距西昌市城區22公里,位于經久鄉與西昌農墾公司交界區域,核心控制區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是涼山州第一家、四川省第一批重點培育的百億級特色產業園區。到2011年底,園區已對接洽談招商項目86個,涉及項目總金額366億元。攀鋼西昌鋼釩、涼山瑞海、梅塞爾、航天水泥、眾力達鋼構、環利頁巖磚、金益工業氣體等23家企業落戶園區,協議引進資金累計233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16億元,占同期全市協議引進資金的六成。目前,園區積極與釩氮合金項目、海綿鈦項目、稀土金屬項目、精苯加工項目、煤焦油深加工項目、黃磷深加工項目、冶金輔料等20余個項目對接,開展項目落地前期工作。展示著園區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的變化,凸顯著園區聚集發展的魅力。
園區按照“一園一主業、園區有特色”的要求,大力發展釩鈦、鋼鐵、建材、裝備制造等產業,目前建成區面積8平方公里,有企業3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4家。形成了以太和鐵礦為龍頭的釩鈦磁鐵礦采選產業集群,以西昌鋼釩、新鋼業、西昌廣豐、西昌新釩鈦為龍頭的釩鈦、鋼鐵產業集群,以瑞海公司為龍頭的新型建材產業集群,物流、研發和檢測等一批專業化配套體系初步完善。
2011年,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8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64億元,銷售收入124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62億元,實現利稅總額8.59億,全員勞動生產率每人42.2萬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釩、鈦、鋼鐵等主導產業工業總產值149億元,占園區工業總產值的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