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4月05日訊
位于濱江工業園內的一家化工企業,去年因為葉酸水污染事件,已經被收儲并拆除。關停一批環保不合格企業,這是濱江工業園鐵腕治污的成果之一。據了解,從去年9月開始,高新區啟動了新一輪的化工整治,將集中三年時間,將新北工業園區內100多家化工企業壓縮到50家左右,對一些環境污染嚴重的化工企業,堅決停產、轉產或搬遷。
日前,記者在濱江化工園區開放日活動上,通過走訪提升整治先行企業和關停企業拆除現場,親眼見識了江邊化工區整治成效和推進力度。
聞起來酸酸的尾氣,加個“煙囪”變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位于濱江工業園內的亞邦化學,擁有全球最大的順酐(主要作為樹脂原料)廠,年產量為15萬噸。如此大的產量,其廢氣廢水廢渣的處理自有一套。
據亞邦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斌介紹,自從順酐生產工藝引入國內以來,幾乎所有工廠生產過程中的廢氣一直處于無組織排放狀態。亞邦化學內有4套順酐裝置,每小時產生的尾氣達20萬立方米,以前廢氣中會夾帶一些微量有機物和一氧化碳,聞起來也有酸味。可記者當天走進亞邦化學有限公司時,卻一點都沒聞到異味。
據了解,公司為徹底控制廢氣排放,已投入4000多萬改進設備,在每套裝置上裝了廢氣焚燒裝置,以往的一個煙囪變為兩個煙囪,排出的尾氣不僅變成了水和二氧化碳,還產出了價值可觀的蒸汽,一年可以節約成本約3600萬。由此,亞邦還成為順酐生產行業中第一家使用蓄熱焚燒裝置吸收尾廢的企業。
而在幾套化工裝備的地面外圍,記者發現了綿延好幾公里的不銹鋼網狀道溝,據介紹,這些溝道包圍在污染區域外圍,采用的都是防腐、防銹的不銹鋼材料,以確保污料外溢的時候能直接排入環溝。“這樣由泵輸出,經空中框架上管線可直接到達污水處理廠處理。”
據了解,亞邦在水處理方面實行雨污分流,并在清下水排放口裝上與環保部門聯網的探頭、自動取樣檢測儀(COD儀)、流量計,規范達標排放。而廢渣的處理則相對簡單,一般采用焚燒即可。
今年將關閉15家以上綜合治理較差的化工企業
新北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宋建偉介紹,將對企業規模小、產品檔次低、綜合效益差、環保問題多、產業不符合的化工企業,通過相關部門以書面形式告知“關、停、并、轉”,然后進行資產審計評估,由政府收儲接管,目前濱江化工園區已經關停收儲15家化工企業,通過三年整治爭取關閉達40家以上。
“關停并轉”的同時,也要提升一批企業。據了解,目前保留的規模較大的20家化工企業都在進行綜合改造提升。據新北區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春江鎮鎮長蔣新耀介紹,對收儲的化工企業地塊,將嚴格控制新項目進入,提高準入門檻,并成立專家組,通過認證審核才能進入。蔣新耀稱,關閉地塊原則上引進的企業將是以世界500強、大型央企、國企和上市公司為主,目前已引進了2家以生產化工新材料為主的世界500強企業和3家央企建設項目。下一步,將重點關閉環境污染大的企業,提高化工廠周邊居民生活質量和環境。
據了解,圍繞常州市建立國家級創新型化工園區的目標,園區將通過三年整治,逐步取消園區內醫藥中間體等一些規模小、污染大的企業,轉型到化工新材料,高品質的醫藥原料藥和一些附加值高的電子化學品上來,提高產業層次和技術專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