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4月19日訊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是工業上丁醇發酵的重要菌株,了解其發酵代謝等途徑對于更多地獲得目的產物至關重要。此外,丁醇對于細胞具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因此,提高細胞的耐受性也是必要的。隨機突變與表型篩選主要用于微生物功能的研究。然而,每個突變株可能含有50-100個隨機突變位點,導致工作量非常大,并且數據分析較為困難。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陳祖耕研究員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馬延和研究員、李寅研究員合作,首先完成了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DSM1731菌株的全基因組測序。并應用表型測序(phenotype sequencing),對細胞丁醇耐受基因進行了分析。
此項研究為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丁醇發酵等代謝提供了基因水平的依據,并快速揭示了與丁醇耐受相關的基因族。這些結果有助于對工業菌株改造提出理性設計,為獲得高產丁醇的菌株提供了幫助。另外,表型測序技術也為相應的領域,包括重要基因的篩選、耐受基因的篩選等提供了一條簡單快捷的途徑。
相關研究結果已經發表于國際學術刊物J. Proteome Res.,PloS ONE和J. Bacteriol.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