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5月23日訊
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大陸太陽能廠商開征31.14至249.96%反傾銷稅,對臺廠有利,加上馬英九5月20日宣示推動綠能產業政策方向,昨(21)日太陽能概念股全線大漲;昱晶、碩禾、益通、昇陽科、新日光、達能等悉數亮燈漲停,茂迪、綠能等也有逾4%以上漲幅。
臺新投顧太陽能產業研究員霍恩澤表示,美對大陸太陽能公司課征如此高反傾銷稅,預告未來三件大事情將發生:
1、中美太陽能大戰開打:即使是大陸成本較低的一貫大廠,在如此高稅率課征下,幾乎宣告美國市場已玩不下去。中國在未來幾個月勢必會對美多晶硅業者,甚至韓業者提出反傾銷調查,太陽能商品貿易大戰正式開打。大陸多晶硅約50%仍仰賴進口,一旦大陸對美韓課征報復性關稅,中國多晶硅供給缺口將出現。
2、中國大陸廠商倒閉潮開始:目前大陸二線廠多屬停工狀態,一線廠也開始裁員、縮減產能,反傾銷稅一旦超過20%,幾乎等同判大陸廠商在美死刑,出口銳減加上多晶硅供給缺口潛在隱憂,未來一年將有多數中國業者放棄營運或大幅度整并。
3、中國轉單臺廠趨穩,臺廠將直接受惠美國系統業者需求:短期內大陸業者會放棄美市場,積極轉向歐洲與內需市場,對臺灣電池與組件廠而言,美國下半年進入傳統安裝旺季,對當地系統業者而言,臺廠太陽能電池、組件將是唯一選擇,下半年臺系業者將受惠美國系統廠訂單需求。
保德信投信投管部協理葉獻文說,美對大陸開征高額反傾銷稅,臺廠受惠大陸主要廠商轉單比例,已從原先5到10%上升至3成以上,需求量明顯提升。然若從原料成本來看,臺灣太陽能廠獲利是否能獲得改善,仍要看大陸主要廠商漲價情況,原因是漲價雖可望帶動供應鏈價格同步上揚,但也會抑制終端需求,具體轉單受惠效果仍要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