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建設是一個老話題。吉林石化公司建廠50多年,班組建設就扎扎實實抓了50多年。
班組建設又是一個新課題。2007年7月,吉林石化公司做出決定:創建“五型”班組,打牢發展根基。
扛起“泰山”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
聚乙烯廠乙烯車間化工二班值班長陳宏宇談到管理班組的體會時說:“安全這根弦絕不能放松。”
2007年國慶長假第一天,乙烯車間員工還像往常一樣忙碌著。主操何莉光的眼睛盯著DCS屏幕,一切正常。突然,干燥器出口水含量曲線急促地跳動了一下,出現峰值又沒有回落到正常點。這一細微的變化,立刻引起了何莉光的警覺。她馬上查看了裝置運行趨勢記錄,沒有發現異常。
“是不是再生加熱器E8611出現漏點?”她立即喊來值班長陳宏宇。
“趕快通知分析到現場!”一打開閥前導淋,霧化水帶著壓力噴瀉而出,他們全都一驚。果然是設備出現了內漏!“馬上搶修!”陳宏宇果斷下達命令。就這樣,一次可能造成分離系統和整個裝置全線停車的事故及時避免了。
沿著聚乙烯廠一直向西20公里,坐落著吉林石化公司污水處理廠。這個廠應用生化技術一年要處理污水5000多萬噸,是控制污染排放的最后一道關口。
2007年12月6日,供氧管線墊片老化漏氣,如果長時間缺氧,污水處理的核心介質活性污泥就會失效。
生化處理車間化工二班班長劉春勝和員工叢佩昌立即停閥、泄壓,鉆進寬不到1米,高只有半米的供氣廊道,趴著擰螺絲、換墊片。搶修了兩個多小時,漏點終于堵住了。
回想起這一幕,劉春勝指著廠門前“喝著上游水、想著下游人”的巨幅牌匾說:“這10個字我看了快20年,這是啥?是責任!”
珍愛“生命”
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吉林石化公司每年向國內外用戶提供700多萬噸合格產品。
從2005年到2007年,公司ABS產品和丙烯腈產品先后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但是,榮譽的背后寫滿了吉林石化人為追求質量、珍愛生命、回報社會所付出汗水。
ABS車間化工四班擠壓班班長李鐵軍看著模頭排煙罩上積聚的碳化低分子聚合物,又陷入了沉思。排煙罩下面的傳送帶上,就是100多根潔白的物料束條,這些討厭的聚合物滴落下來,物料就變色,而色差正是ABS產品質量的一項關鍵指標。
李鐵軍算過一筆賬:因為色差原因,每年會產生200多噸不合格料。
“能不能安裝引導槽收集殘液,從根本上解決這個難題呢?”
李鐵軍和蔚立輝開始摸索起來。先設計模具,他們收集起廢料,制成隔板;再安裝試驗,整條生產線上共有6個排煙罩,他們一次次爬上爬下,觀察煙塵走向和殘液滴落位置,進行對比分析。一個月過去了,排煙罩引導槽終于制作成功。
一個小革新,解決了大問題。
翻越“陡坡”
節能降耗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對于一個基層班組來說,節能降耗卻如同翻越陡坡。
“點點滴滴算小賬,也能算出大效益。”煉油廠催化裂化車間工藝四班班長王建華說。
截至2007年11月,車間僅蒸汽消耗一項就節約5萬多噸,價值近1000萬元。說到這一變化,員工們感到自豪,王建華更是樂得合不攏嘴。
事情要從2006年8月說起。那段時間,班組成本核算排名次,他們班很少領先。主操崔興龍說:“班長,能不能想辦法把原料霧化蒸汽量降下來?”王建華眼睛一亮。
這個工藝參數從裝置運行以來就沒動過。班組必須從額定消耗指標開始,摸索著逐步調整。
每小時先降0.5噸,班組密切觀察輕油收率、液體收率和生焦效果,幾項主要控制指標全都正常。
“是不是還有調整的余地呢?”班組小心謹慎地繼續探索。再降0.5噸、0.3噸,參數一點一點地下降,指標仍然正常。12天后,他們終于得到了最佳工藝指標。
每小時蒸汽用量下降1.8噸,一年就節約蒸汽1.4萬噸。車間主任邢東說:“工藝四班的這次探索,使我們加深了對裝置特性的認識,改變了多年形成的催化工藝定向思維模式。”
采訪手記:
聆聽心靈的交響
班組是企業最基本的管理單元,更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最前沿。
吉林石化公司有基層班組2100多個,遍布生產、經營、建設的各個領域。
他們講學習、講安全、講環保、講節約、講和諧,共同推動企業揚帆遠航。
露珠雖小卻能折射太陽的光輝,班組雖小卻能承載科學發展、回報社會的重任。吉林石化公司就是靠做好班組建設這篇大文章,為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注入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