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2月17日,青海油田井下作業公司西部作業項目部在12支作業隊出工前,組織召開了安全動員會,邀請員工家屬參加,讓員工家屬參與到對員工的安全管理之中。這是井下作業公司開展親情安全文化活動的一個縮影。
親情安全文化,就是通過動員、教育、感染等方法,把親人的情感、單位的人性化管理因素持續不斷地融入到員工的心中,使員工從對親人的珍惜上,對單位的感激中增強自我保護的責任感、壓力感,進而在行動上杜絕違章操作,防止事故的發生。
近年來,井下作業公司不斷加強親情文化建設,注重發揮員工家屬在安全生產中的作用,從而讓員工自覺地把安全生產與家庭幸福、企業發展聯系起來,增強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形成了員工、家屬共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培育親情文化理念,強化員工安全意識
在傾力創建親情安全文化的過程中,公司始終把握“父母的囑托、妻子的希望和兒女的期盼”這條主線,用親情為安全生產筑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線。
影響安全的因素,有客觀環境因素,也有主觀人為因素,絕大多數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引起的,是由于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素質不高造成的。為了進一步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公司不但在油田內外樹立良好的“綠色修井”形象,還在內部營造奮發向上,以人為本,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氛圍,以“重點在基層,關鍵在班組,要害在崗位”為要求,牢固樹立“習慣性違章就是職業犯罪”,“違章就是事故”,“違章沒有下不為例”,“干部違章就是殺人,工人違章就是自殺”和“愚者用自己的事故吸取教訓,智者用他人的教訓預防事故”等安全理念。讓我要安全、我會安全貫穿于生產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使每一個成員在正確的安全意識的支配下,注重安全生產、關心安全生產,使人人參與到安全文化建設之中,讓員工自覺地維護企業的安全形象,自覺規范自己的安全行為,用安全生產的理念和行動保證企業穩步發展。
“平時多張婆婆嘴,勝過事后媽媽心”,“別讓家人操心變痛心”等這些安全寄語,都是這個公司從親人的角度出發,來提醒當事者要遵章守紀,不要違章操作。“群策為之則無不成,群力舉之則無不勝”,這個公司通過努力營造全員參與的安全文化氛圍,形成了一個嚴密、高效的親情安全文化建設“共同體”。
營造親情文化氛圍,保障第二道安全防線
多年來,公司利用每年“五一”勞模座談會、春節團拜會等,發起安全生產倡議書,號召全體黨員、團員帶頭反違章,帶頭抓安全,在全公司范圍內營造了一種“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濃厚氛圍。
公司先后開展了以“安全關系你我他”為主題的黑板報比賽,舉辦了以“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在各單位開展了以“安全為了誰”為主題的大討論,舉辦大型的“相聚平安金秋,構建和諧井下”文藝演出,在花土溝基地,玉門、澀北施工作業隊張貼了安全標語。通過家庭親情寄語、親情信、家屬座談會、班組安全講話等活動,不斷營造親情安全文化氛圍,增強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特車大隊在親情安全文化活動中下發各類宣傳材料、宣傳掛圖30多套,通過每天的安全例會和不定期的家屬座談會,將單位和家庭結合在一起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加大了對駕駛員“反違章、降車速、文明駕駛”的檢查力度,徹底杜絕了自由車、超速車。這個大隊有一位女同志,在食堂上班,丈夫是蒸汽車司機,她每天天不亮就到食堂為大家準備早飯,好讓大家在出車前吃上一頓熱騰騰的飯,她每次為大家端飯時都不忘叮囑出車前要做好車輛檢查,開車時注意安全,家中還有父母妻兒的等待等。大家都稱她為特車隊的好嫂子。
就這樣,平凡的一頓早飯、一句叮嚀、一聲祝愿,成為特車大隊司機們第二道穩固的安全防線。
開展親情談心交底,創造和諧人文環境
任何責任性事故多數都是由于員工安全意識不強、疏忽大意造成的,因此,將安全教育工作貫穿到安全生產全過程,強化員工安全意識,加強安全知識和敬業愛崗教育,多談心、少教條,才能夠用“心”來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玉門項目部開展的“一杯茶,一個電話,一個拜訪”的“三個一”活動,不但把企業的溫暖送到了員工家屬的心坎上,還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隊伍的凝聚力,確保了安全工作有序運行。
運輸大隊開展了“五必訪”活動,即逢喜必訪、逢難必訪、逢病必訪、逢惱必訪、逢節必訪。同時,每年開展家庭走訪活動。去年,在花土溝召集兩次、在敦煌召集一次員工家屬座談會,向員工家屬介紹了員工的工作、生活情況,并詢問了員工家庭情況,是否有需要單位解決的困難,目的是讓大隊、員工、家庭互動起來,讓家屬理解員工在西部上班的艱辛和不容易,用家庭的親情、責任感去關心他們,感召他們全力以赴做好安全工作,以確保家庭、單位的和諧,從而為安全生產營造一個和諧順暢的人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