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渤海鉆探BHDC-08隊平臺經理趙鵬杰在海外已經工作10年了。他最大的特點是,啥都可以耽誤,就是不能耽誤工作。“工作狂”是同事對他最貼切的形容。
2002年,趙鵬杰初次出國,到蘇丹工作。為了盡快適應海外的工作節奏,他白天摸爬滾打干工作,晚上學語言、學業務,一學就到后半夜。幾個月下來,他雖然耽誤不少休息時間,人也瘦了,但是效果很明顯。趙鵬杰比其他人更快地適應了蘇丹的工作環境。
2006年,趙鵬杰作為帶班隊長轉戰美國。由于當時隊上通信條件差,沒有網絡。而上級要求,每周要通過網絡向項目部傳送報表。怎么辦?一般做法是向領導反映情況,等待解決。趙鵬杰則一邊反映情況,一邊帶著值班車尋找上網之處,從未耽誤過報表上報。
2009年4月,趙鵬杰在委內瑞拉BHDC-08隊擔任平臺經理。一次設備安裝準備工作中,清點安裝配件時,他發現少了一個井架銷子,備用件也沒有到位。已近深夜,怎么辦?趙鵬杰二話沒說,立即帶車到100公里以外的一個井隊借到了銷子,并在設備安裝前趕回,絲毫沒有耽誤工作。
2010年,因項目需要,趙鵬杰所在井隊轉到新區塊作業。當時在新區塊搬家安裝的雇員只有幾名白領和臨時人員,安裝進度緩慢。為了不耽誤工作,趙鵬杰帶領兩名中方人員親自上陣,對設備安裝整改。一連幾天,早6時到井,晚9時收工。設備安裝完,他連續4天白天跑料,晚上教外籍雇員操作設備,困了就睡在辦公室。設備正常開工后,原本體重108斤的他,瘦到了90多斤。
不僅不耽誤工作,而且趙鵬杰一直千方百計提高工作效率。在當地,搬家費用屬于大包合同,要想多掙日費,就得加快搬家速度。他在搬家上下足了工夫、動夠了腦筋。他將隊上暫時不用的設備全部轉移到項目部設備大院,設備由以前的108車減為86車,費用大大得到控制。接下來,他和機械師、電氣師充分論證后,對復雜的設備和電路進行了精心改造,將以前電纜多處連接的地方,全部改為快速插拔頭。油水管線需要扳手擰拆的地方,也都改為由壬連接,一把榔頭就能拆完,簡化了安裝過程,減輕了勞動強度。搬家時間由以前的10天縮短為7天。
每次搬家作業前,趙鵬杰親自到新井實地勘察,制定行之有效的搬家計劃。從JMN-128井到JMN-269井搬家前,趙鵬杰精心制定計劃。他利用以前蘇丹的工作經驗,與搬家公司討論井架整背運輸,反復勘察道路,細致查看新井,最終僅用了五天半就完成了搬家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