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中國僅僅透露了國內第一期石油儲備的選址、進度安排和注油時間,而對儲備規模、注油量、購買價格等關鍵數據均秘而不宣。
國家發改委近日在官方網站披露,10月30—31日,發改委與國際能源署(IEA)在北京聯合召開“中國-IEA石油安全研討會”。在會上,雙方同意就石油市場數據和分析,以及石油儲備的情況進行進一步的交流。
在專家看來,這意味著中國即將邁出與國際社會共享石油市場信息的第一步。
發改委表示,國際能源署作為國際性能源組織,在協調能源政策、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建立石油儲備和收集能源信息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與國際能源署在能源領域,特別是在石油安全及石油儲備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據發改委透露,與會者此次一致認為,考慮到全球石油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強石油儲備能力非常重要。國際能源署認為,中國建立石油儲備體系對維護中國及世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被認為涉及國家能源安全,中國的石油儲備數據此前一直被視為國家機密。到目前為止,中國僅僅透露了國內第一期石油儲備的選址、進度安排和注油時間,而對儲備規模、注油量、購買價格等關鍵數據全部秘而不宣。
“從發改委的表態看,我們可以認為中國將在能源數據與國際接軌方面邁出重要的一步。”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陸鋼告訴上海東方早報記者,這既是中國市場持續開放的結果,也是一個負責的大國所應承擔的責任。因為按照國際慣例來處理能源數據將推動中國石油市場信息的公開化透明化,這有助于國際石油市場的穩定。同時,此舉也有利于中國改進自身的能源數據統計方法,避免國內外在能源數據方面產生歧義。
而針對外界有關此舉會否威脅國家能源安全的擔憂,陸鋼認為大可不必,“其實,國際上對中國的石油市場情況已掌握了不少,尤其是進口石油數據基本都比較確切,而一些真正涉及國家機密的資料中國也不可能公開。”
對此,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盡管中國不太可能立即向外界公開石油儲備數據,但中國政府進行數據共享的做法或將使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的第二、第三階段的建設時間及地點變得更加透明。同時,國際能源署的加入也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場對中國將如何管理石油儲備的猜測。
不過,此前曾有媒體援引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大地的話稱,中國不可能與國際能源署共同管理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
--來源:東方早報
國家發改委近日在官方網站披露,10月30—31日,發改委與國際能源署(IEA)在北京聯合召開“中國-IEA石油安全研討會”。在會上,雙方同意就石油市場數據和分析,以及石油儲備的情況進行進一步的交流。
在專家看來,這意味著中國即將邁出與國際社會共享石油市場信息的第一步。
發改委表示,國際能源署作為國際性能源組織,在協調能源政策、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建立石油儲備和收集能源信息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與國際能源署在能源領域,特別是在石油安全及石油儲備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據發改委透露,與會者此次一致認為,考慮到全球石油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強石油儲備能力非常重要。國際能源署認為,中國建立石油儲備體系對維護中國及世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被認為涉及國家能源安全,中國的石油儲備數據此前一直被視為國家機密。到目前為止,中國僅僅透露了國內第一期石油儲備的選址、進度安排和注油時間,而對儲備規模、注油量、購買價格等關鍵數據全部秘而不宣。
“從發改委的表態看,我們可以認為中國將在能源數據與國際接軌方面邁出重要的一步。”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陸鋼告訴上海東方早報記者,這既是中國市場持續開放的結果,也是一個負責的大國所應承擔的責任。因為按照國際慣例來處理能源數據將推動中國石油市場信息的公開化透明化,這有助于國際石油市場的穩定。同時,此舉也有利于中國改進自身的能源數據統計方法,避免國內外在能源數據方面產生歧義。
而針對外界有關此舉會否威脅國家能源安全的擔憂,陸鋼認為大可不必,“其實,國際上對中國的石油市場情況已掌握了不少,尤其是進口石油數據基本都比較確切,而一些真正涉及國家機密的資料中國也不可能公開。”
對此,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盡管中國不太可能立即向外界公開石油儲備數據,但中國政府進行數據共享的做法或將使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的第二、第三階段的建設時間及地點變得更加透明。同時,國際能源署的加入也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場對中國將如何管理石油儲備的猜測。
不過,此前曾有媒體援引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大地的話稱,中國不可能與國際能源署共同管理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
--來源: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