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生意社06月29日訊
目前,競合關系是在日益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和多元化多極合作中衍生出來的一種關系,表示參與事物的雙方或多方保持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在競爭中共同發展進步,實現優勝劣汰,在合作中謀求更好的共存方式。我國原料藥企業在產能規模足夠大,擁有市場話語權后,企業間建立良性健康的競合關系的需求也變得非常迫切。
近日,維生素C生產企業迎來了一線曙光:備受關注的維生素C行業準入條件已由工信部制定完成。這意味著,在政策調控下,維生素C行業有望擺脫市場無序競爭,淘汰不合規產能走上健康發展之路。維生素C價格也有望回歸正常。
事實上,近幾年維生素C市場的起落只是中國原料藥產業發展的縮影。在經過30年規模效應帶動的快速發展之后,原料藥產業面臨如何健康發展的考驗。醫藥產業“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十二五”期間,化學原料藥在應對新形勢下的發展命題時,要突出一個重點,培育一批龍頭,帶動一個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這就要求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必須準確定位,清醒看待與競爭對手的關系。
當前,在中國醫藥產業中,能代表醫藥工業國際競爭力的只有原料藥。2011年,我國出口類藥品貿易總額為203億美元,同比增長16%,增幅下降了1.21%。盡管2011年藥品出口總額略有下降,但在全年出口藥品構成中,化學原料藥比重保持在78%,仍占有絕對優勢。
對于原料藥企業的產品策略,吳惠芳認為,按照以往的經驗,那些大規模的基礎型原料藥,甚至是極易造成污染或高能耗的已被國外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品種不宜再引進,而規模小且涉及競爭企業少、可能國內市場不大但在國際市場仍有空間的品種值得考察。綠色、低碳、環保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