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8年與殼牌公司合作的第一個涉外工程清22井,到如今分布在美洲的委內瑞拉、墨西哥,非洲的蘇丹、阿爾及利亞,亞洲的伊朗等12國家和地區的石油勘探、筑路、運輸等項目,10多年來長城鉆探工程公司鉆井一公司走向國際市場的步伐邁得越來越穩,發展前景越來越好。秘訣是什么?回答是依靠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因此,可以說涉外項目員工的綜合素質培訓,已經成為這個公司馳騁國際市場的高效推進器。
10多年來,這個公司在涉外合作中,努力把提高企業和員工隊伍適應施工環境的能力作為基本的培訓內容,滿足合作的要求。讓每一名員工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和熟悉當地相關的法律已成為對外培訓的重要內容。公司利用員工回國倒班休假時間,有針對性地開辦外語和涉外法律知識培訓班,通過培訓讓涉外員工了解施工國家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從而入鄉隨俗,遵守當地法律。
業務能力的培訓也是這個公司著力加強的一個重要方面。崗位技能、安全管理、國際井控技術和設備、HSE管理等培訓內容全都包括在內。通過培訓,員工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現場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隊伍管理水平有了提高。去年5月這個公司與法國道達爾成功合作完成了蘇南—1井的施工,施工質量均達到優質,受到道達爾公司的贊揚。
幾年來,這個公司涉外隊伍屢創佳績,在蘇丹施工的GW28隊,多次被評為援外先進作業隊、HSE管理先進單位和鉆井銀牌隊,2005年、2006年該隊連續兩年獲得了象征甲方作業公司最高榮譽的鉆井金杯。
公司國外施工隊伍比較分散是員工培訓工作遇到的最大難題。針對大規模集中培訓觸及不到的角落,公司根據在每個國家施工隊伍的實際情況,創新培訓方式,采取了靈活機動的方法。一是“獨立式”培訓。根據國外施工隊伍的特點,充分利用隊伍自身的技術力量,每天利用一定時間,為操作人員充電。公司的長北項目(殼牌)根據外方及現場實際需要,聘請大港油田有HSE資質的教師和公司培訓中心教師一起,與工人吃住在現場。用一個多月時間,完成了對施工人員、管理人員進行井控操作與HSE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工作。二是“自由式”培訓。公司每年都為出國施工隊伍配備大量書籍,包括施工管理、工程技術、外語、電器以及生活用書等,督促員工利用工余和休息時間,加強學習。三是“短平快”培訓。組織部分回國休整的人員進行短期培訓。從外語、鉆井新設備、操作技能、安全管理、硫化氫的防護等方面進行單項(專題)培訓。四是“教導隊”式培訓。
通過培訓使公司涉外員工的綜合素質得到大幅提升,也為公司造就了一大批適應國際市場發展的人才隊伍,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高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