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化學工業協會(CEFIC)上周表示,受歐債危機沖擊,歐洲的化學品產量2012年將停止增長。此前該協會曾預測歐洲今年的化學品產量將增長1.5%。2011年,歐洲地區的化學品產量增長了1.3%。
歐洲化學工業協會會長休伯特·曼得里指出,今年歐洲地區化學品的需求量與2011相比稍有下降,因為歐盟整體商業氛圍持續疲軟,歐盟各成員國執行緊縮的財政政策,導致企業訂單減少,同時也使企業庫存只能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其實,這一調低的預期,即今年化學品產量停止增長而不是負增長,也是CEFIC基于較為樂觀的假設狀態下做出的。在得出這一結論時,CEFIC假定,歐洲相關政府的債務問題及銀行的疲弱表現不會在歐盟成員國蔓延;它還假定美國和中國這兩個歐洲公司主要的出口市場未來經濟仍將較強勁地增長。
就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末,歐洲和美國的化工公司掌門人還預計今年下半年化學品的需求將轉強,但現在看來,轉強的跡象并未出現。美國化工理事會(ACC)首席經濟師凱文·斯威夫特稱,美國近期的經濟指標好壞混雜;商業存貨量雖然上升了,但5月份的整體工業產量卻下降了,這也是過去3個月內的第二次下降。斯威夫特進一步補充道,零售銷售額指標也讓人很失望。這說明經濟回升緩慢,同時也表明目前消費者普遍害怕失去工作,他們對股票市場的回報同樣沒有信心,還擔心發生新一輪的信貸危機。
化工行業的分析人士也看到許多公司的業務在下降。摩根大通投資銀行的首席經濟師布魯斯·卡思曼最近也將其對全球經濟下半年的增長預期從先前的2.6%調低至2.1%。
CEFIC的休伯特·曼得里和ACC的凱文·斯威夫特認為,如果各國的經濟政策能夠有益于提升商業信心的話,制造業將隨之走強。此外,他們還期望各國央行能夠采取更進一步的刺激政策。布魯斯·卡思曼對此則表示,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寄希望各國都能推出有力的措施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