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獲悉,天然橡膠已成為廣西東興口岸最大宗進口產品,廣西有關部門擬借助中國—東盟自貿區行業合作向縱深發展的有利時機,打造國際橡膠交易平臺,增加橡膠產業附加值。
中國是世界第一橡膠消費大國和進口大國,每年需要進口天然橡膠215萬噸左右。廣西市場經濟研究會秘書長王德民告訴記者,東興是中國最大的陸路橡膠進口口岸,每年有40萬~50萬噸越南等東盟國家的橡膠通過東興口岸進口。但是,東興進口的橡膠原料大部分運到青島、上海等地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然后部分又運回兩廣、福建及西南地區銷售,包括從東興口岸回銷東盟國家。天然橡膠“旅行”了大半個中國,生產和加工成本明顯增加,對進口天然橡膠價值再造已經十分必要。
目前,東興已形成了橡膠初級市場,并且得到東南亞產膠國企業的認可,也成了國內客戶采購的基地。今年1~5月,東興口岸進口橡膠及其制品交易額1119.3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倍。東興口岸實施了方便客商的大通關政策,提供一站式服務。東興口岸進口的橡膠已經輻射到全國,桂林已成為華南最大的輪胎生產基地。
同時,東南亞橡膠原料生產在不斷擴大。據報道,越南計劃至2015年將橡膠種植面積提高到100萬公頃,至2020年橡膠產能將達100萬噸。越南還加強了同柬埔寨、老撾的合作,進一步擴大橡膠種植面積。
有利的市場供需,良好的產銷對接,優越的貿易環境,為東興橡膠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許多專家看好東興建設國際橡膠交易平臺。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教授官錫強認為,建設東興國際橡膠市場,可以大大拓展中國—東盟橡膠行業的貿易。廣西大學教授李立民認為,如果平臺搭建得好,東興的橡膠產業年可增效上千億元。廣西區黨校教授薛家凱指出,建好橡膠交貿平臺,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包括廣西熱帶地區橡膠種植業的發展。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廣西防城港市可以利用東興口岸和防城港口岸的優勢,建立國際橡膠儲備中心。
在日前召開的東興發展橡膠產業專題研討會上,與會者達成了共識,即東興要充分發揮臨近東盟橡膠主產國和國內橡膠消費市場通道的優勢,借東興開發開放試驗區產業發展契機,整合橡膠貿易和加工,奠定東興在中國—東盟地區橡膠產業發展中的地位。
記者獲悉,廣西部分橡膠業界人士已就建設東興國際橡膠市場邀請國內相關機構進行論證,市場功能包括保稅、加工、倉儲、期貨交易、電子信息交易、現貨交易、會議論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