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市場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公司的“選才、生才、聚才”機制,為企業實現“做強、做大、做優”的戰略目標夯實了基礎。
一建公司把人才視為企業最寶貴的資產,通過開發人才資源,大力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環境,對年輕人不求全責備,不戴有色眼鏡看人,善于慧眼識才,挖掘他們的潛力,大膽啟用,早壓擔子,讓想干事的年輕人有機會、能干事的年輕人有舞臺、會干事的年輕人有地位,加快其成長步伐。在選賢用才上,一建公司多渠道探索人才選拔方式,打破過去“論資排輩、關門選人”的格局,根據個人素質、能力水平和工作需要擇優選人,合理招聘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實現了人才與崗位的最佳匹配,為優秀人才的成長和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為改變干部隊伍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一建公司招聘了一大批大學畢業生,通過一線磨煉,再經數年培養考察,最終將合格人才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來。
去年2月,在一建公司項目經理后備人員公開競聘會上,通過“海選”的28名年輕的管理人員正式入選公司項目經理后備人才庫。這28名青年均來自一線各項目經理部,具有大專以上文憑和7年以上施工管理經驗。
面對市場激烈競爭,一建公司決策層高瞻遠矚,每年劃出一定資金用于人才的培育,加快推進“2234”人才培養目標,即培養200余名工程隊長、項目經理層次的后備基層干部,培訓尖子焊工200名,培訓各主力工種高級技工300名,培養經營管理及專業技術人才400余名。
為實現“育才”目標,一建公司創新培訓方式,拓展培訓載體,針對員工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要求,把一系列培訓項目納入一套流程化、模塊化的培訓內容體系,做好各專業崗位培訓。為推進國際項目復合型人才和工程設計專業人才的成長步伐,一建公司抓緊對海洋工程、化工工程、鋼結構工程等緊缺人才的引進培養。在冬季培訓上引入激勵機制,保證培養質量,對于涌現出的優秀培養對象和人才,優先考慮干部提拔、職稱評聘和 工人技師評聘等。
與此同時,在人才考核上,一建公司以業績定取舍,讓更多優秀的管理、技術帶頭人脫穎而出。目前,一建公司二級單位班子成員平均年齡為40歲,一線項目經理平均年齡為35歲。在領導干部中,大專以上學歷的干部比例占到了80%以上,一批“領頭雁”正處于年富力強、知識結構新、經驗儲備豐富的事業上升期,在他們的帶領下,一建公司的市場觸角延伸到了全國50多個重點工程項目。
為吸納更多的“金鳳凰”,一建公司在“任能增薪、聚才興企”上大做文章,在待遇分配方面堅持做好各級各類管理、技能專家的津貼發放工作,堅持薪酬向生產一線、技術骨干、關鍵崗位員工傾斜。同時,一建公司啟動技術專家、管理專家評聘及內部高級職稱評聘工作,積極為工程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發展搭建平臺。同時,在管理人才本土化方面,鼓勵項目部聘用優秀的專業技術、質量和HSE管理人才,彌補人才缺口,并對骨干分包商招聘使用的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實行專項補貼制度。
隨著一系列人才培養激勵機制的實施,一建公司產生了“一星帶亮群星,群星增輝企業”的效應,員工隊伍比學趕幫超氛圍濃厚。在“員工明星”中,技能人才曹遂軍、王俊峰、王培玉、劉新儒個個身懷絕技,他們在重點技改項目攻關、技術革新、發明創造等活動中,解決了關鍵操作技術和工藝上的難題,被聘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技能專家,每月享受3000元的技能專家津貼。一位員工這樣對記者說:“以前覺得當工人又臟又累沒啥前途,現在從他們身上看到,只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當工人也能成人才、成專家,也能實現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