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天然氣供應之困,自2010年開始,四川化工控股集團公司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瀘天化和*ST川化業績出現嚴重滑坡。但這個問題將成為歷史,今年7月17日,中衛-貴陽輸氣管道四川南部分輸站正式建成供氣,上述兩家公司下半年將不再出現'氣短'局面。
從上述兩家公司披露的2012年中期報告看,*ST川化的生產裝置已經進入滿負荷生產狀態,瀘天化也明確表示,中亞管線的貫通使公司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有所好轉。
資料顯示,中貴線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投資70億元建設的國家重點工程,全長約1600千米,年輸氣能力為150億立方米,主要承接中亞地區的天然氣。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貴線四川南部分輸站于今年6月底建成,7月11日開始點火通氣,17日正式對外供氣,最大日輸氣量可達1200萬立方米。在達到滿負荷供氣后,四川每日將下載2400萬立方米用氣,超過2011年四川日均1200萬立方米的缺氣量,多余的氣源將主要用于工業生產。
這意味著瀘天化和*ST川化將在較長時間內獲得充足的天然氣供應,為上述兩家公司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提供了戰略機遇。
目前,瀘天化的業績已經逐步好轉,而*ST川化扭虧壓力較大。中報顯示,2012年上半年,瀘天化實現營業收入21.23億元,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031萬元;*ST川化實現營業收入7.14億元,虧損1.43億元。
*ST川化表示,下半年不僅要加強管理、節約成本,更要適度延伸產業鏈,將資源向附加值高的產品傾斜,公司已啟動實施一化合成氨裝置節能優化技術改造項目。
從現有的環境看,上述兩家公司最為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不過,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用氣量得到解決,但由于全國各地生產企業均開足馬力,產品可能會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出現滯銷現象。加上目前處于銷售淡季,化肥價格已經進入下降通道,產品的利潤率受到擠壓。
瀘天化在中期報告中也證實這個觀點,目前主要產品價格較上半年價格均有所回落,同時仍然面臨著天然氣進一步漲價的成本壓力。今年上半年公司尿素產品價格為2152元/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5.51%,使得產品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長4.47%至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