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電石市場一改前期價跌量減、企業開工不足的慘淡景象,上演了一波小幅反彈行情。截至8月19日,內蒙古、陜西、寧夏等西部地區電石出廠價普遍達3150~3250元(噸價,下同),山西電石出廠價3350元左右,西南地區電石出廠價攀高至3450元以上,華東地區電石送到價超過4200元,均較4~5月上漲150元以上。且成交量明顯放大,走貨順暢,各地電石裝置開工率也普遍抬高至70%以上,部分地區甚至達到80%,創年內最好水平。
分析近期電石價格走高的原因,中國電石工業協會理事長張玉、陜煤化集團彬長礦業集團董事長李厚志,以及內蒙古君正實業集團負責人均認為,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大因素:
一是4月以來,煤炭價格大幅下跌、銷售不暢、庫存增多,煤炭企業流動資金緊張,被迫大幅減產甚至停產。塊煤供應減少,推動塊煤貨緊價揚,抬高了蘭炭企業生產成本,使得蘭炭企業開工率下降。蘭炭市場由前期的供大于求變為供應緊平衡,價格自8月以來上漲了80~100元,目前神木地區蘭炭出廠價普遍為920~950元。蘭炭價格的上漲,抬高了電石企業成本,支撐電石價格反彈。
二是隨著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以及各地對污染重、能耗高的落后產能淘汰力度的加大,不少白灰窯遭到淘汰,減少了白灰商品量,刺激白灰價格近期上漲了20~50元,達400元的較高水平。按生產1噸電石消耗1.2噸白灰計算,白灰價格的上漲,相當于增加電石成本30~60元。這同樣支撐電石價格上揚。
三是隨著上半年經濟數據的公布,各地對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擔憂加劇。為遏制經濟下滑勢頭,近期各地紛紛出臺經濟刺激計劃。一些地區甚至鼓勵耗能產業開工生產。作為高耗能的氯堿行業,不僅得到了地方政府給予的電價優惠及其他鼓勵政策,有些還被約談要以維穩的大局為重,開足馬力生產。加之按照慣例,9~10月是房地產市場銷售的黃金季節,也是PVC管材、型材的傳統生產與消費旺季,PVC企業因對后市有較好的預期,本身也有開足馬力生產的愿望和沖動。在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PVC行業裝置開工率迅速提高,增加了電石需求,助推電石市場量價齊升。
“但由于影響行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沒有根本解決,甚至有所積累和加劇,電石價格的上漲空間將十分有限,后期震蕩整理的可能性很大。”張玉等專家提醒。
首先,需求難以持續放大。PVC行業與房地產市場高度相關,雖然一些地方政府曾對房地產行業偷偷“松綁”,但中央政府調控房地產的決心十分堅定,不僅多次重申要繼續控制房地產市場“虛火過盛”,近期還派出多個督查組檢查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落實情況,對部分省市提出整改意見。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市場傳統的“金九銀十”可能再度落空,對PVC管材、型材的需求不會大幅增長,反過來會增加PVC企業庫存,倒逼企業減產,減少電石用量,打壓電石價格下行或盤整。
其次,一些地方出臺的支持高耗能企業生產的優惠政策惠及電石企業,如一些地方將電石用電價格下調0.25~0.3元/千瓦時,相應降低電石生產成本70~100元。加上近期電石價格上漲了150元,等于為電石企業減少成本增加效益200多元,不少企業已經開始盈利。但如果后期電石價格再度上漲,會刺激更多企業開足馬力生產,那么電石供應量必然迅速增加,市場再度供大于求,打壓電石價格下行。
最后,產能過剩制約行業健康發展。2011年,我國電石產能已經高達2500萬噸,按當年實際產量1700萬噸計算,產能過剩約30%。下半年,隨著陜煤化集團神木煤化工產業公司、國電寧夏英力特、內蒙古鴻豐、內蒙古雙欣等共計300多萬噸新建電石項目的投產,全國電石產能將增至2800余萬噸。巨大的過剩產能,不僅會影響電石市場,還將成為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將使電石價格長期在企業成本線附近運行,開工率持續低下,較長時期都將微利甚至虧損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