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自2012年8月30日起,對原產于日本、新加坡、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進口雙酚A所適用的反傾銷措施進行期終復審調查。此次期終復審被調查產品與原反傾銷調查一致,調查將于2013年8月30日之前結束。反傾銷案件的每個節點通常都會受到業界關注,引起市場的波動,但此次市場人士卻表示,這則消息對國內雙酚A市場影響不大。
從供求關系來看,目前國內雙酚A年生產能力約60萬噸,大多有配套供應方向,外供數量不多。這些雙酚A產品以供聚碳酸酯制備居多。拜耳材料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年產21萬噸雙酚A裝置開工穩定,多數產品供其聚碳酸酯裝置使用;中石化三菱化學聚碳酸酯(北京)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雙酚A裝置剛投產不久,產品除供應其年產6萬噸聚碳酸酯裝置,部分外供;上海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的產品主要供應嘉興帝人聚碳酸酯裝置,部分外供。
國內另兩家雙酚A廠家部分產品供應自身環氧樹脂裝置。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9萬噸雙酚A裝置的產品,半數供應其環氧樹脂裝置;惠州忠信化工有限公司年產2.5萬噸雙酚A裝置產品主供年產5萬噸環氧樹脂裝置。
因此,目前可供國內市場的雙酚A數量依然不足。國內雙酚A三成用于聚碳酸酯、七成用環氧樹脂。目前國內聚碳酸酯年產能為36萬噸,由于多數為自我配套,且廠家少、生產集中,已與雙酚A形成穩固的供應鏈關系;環氧樹脂年產能為100萬噸,多數沒有自我配套,且廠家眾、生產分散,因此大多是通過貿易商來采購原料。貿易商貨源以進口居多,去年我國雙酚A進口52萬噸,比上年增長32.85%;今年前7個月進口30萬噸,同比增長2.01%。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國內對雙酚A進口依賴度較高,存在剛性需求,在反傾銷措施實行期間進口仍保持了增長。因此,反傾銷期終復審立案的消息,沒有引起市場的應激反應。
從國內市場行情走勢看,今年以來華東雙酚A價格在12000~14000元(噸價,下同)。其中1~4月由于原油及上游原料走勢堅挺,奠定了雙酚A的高成本基礎,市場商談重心從12400元炒漲至14000元。但好景不長,隨著下游需求仍無改善,相關產品環氧氯丙烷行情亦有大跌,雙酚A行情再次轉向陰跌,降至13000元左右。
5~6月雙酚A行情一路盤整陰跌。下游需求萎縮明顯,停車減產屢見不鮮;上游酚酮行情加快下行,其中苯酚月跌幅高達16%,同時雙酚A工廠頻繁面臨出貨壓力,連續降價減倉。下游由于需求不濟再度降低采購數量、頻率,價格降至12000元。7~8月雙酚A行情中幅波動。直接原料苯酚、丙酮漲幅達15%以上,雙酚A價格一度漲至接近13500元,漲幅8.5%左右。
綜觀今年來行情演變,因為需求始終薄弱,市場價格基本是受原料成本左右。在需求不振的情況下,市場關注度也不夠高,矛盾更多地集中在需求的變化和原料的漲跌上。因此市場對反傾銷期終復審立案的敏感性相當有限。
從當前市場走勢來看,在需求拉動十分乏力背景下,雙酚A能夠沒有崩盤,多數廠家尚能維持不虧,基本上是得益于主要原料苯酚的強勢。上周雙酚A市場價格炒漲,與上游酚酮裝置集中檢修引發市場升溫反彈密切相關。
另一方面,雙酚A外盤連續5周價格堅挺,苯酚、丙酮連續6周高位僵持,雙酚A外盤成本支撐猶在。下游環氧樹脂廠家持續原料低庫,經過階段庫存消化,近期補貨增加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市場小漲形成支撐。
商務部發布公告后的兩個交易日,雙酚A主要進口商受成本支撐挺價意向猶在,生產企業亦以穩價意向為主。雙酚A反傾銷期終復審立案一事,對買賣雙方暫時都沒有實質性影響。下游環氧樹脂產銷情況一般,或對雙酚A走勢形成最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