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和洛陽石化的高度重視、積極努力下,在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環保所專家的緊密配合下,經過施工建設、單機試運、“三查四定”、試運生產、優化運行等嚴細環節,國內首套油泥無害化處理裝置日前在洛陽石化正式建成投用,目前已處理煉油污水處理場產生的油泥近千噸。
該項目投資600余萬元,設計處理含水率80%的油泥1噸~2噸/小時。采用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最新國內專利技術,間歇運行,設備維護簡單、操作條件溫和、能源消耗低、油泥處理效率高,符合國家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置原則,與焚燒法相比不存在焚灰和尾氣處理等問題,是較為先進的油泥處理技術。
含油污泥是石油加工過程產生的必不可少的污染廢物,特點是含水率高,油水固乳化嚴重,用常規方法難以使其分離,處置不當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很大影響。早先,洛陽石化排水車間已有油泥焚燒設施,由于該設備能耗高、處理效率低并造成粉塵的二次污染,已經不能適應愈來愈高的環境保護要求。
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遵循廢物處理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置原則,在廣泛技術調研、技術分析及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成功開發出“熱萃取/脫水”污泥處理技術,在一定溫度下利用溶劑油有效破壞油泥原來的油水固界面水化膜,使油泥中的油水固三相得到有效分離。脫出的水去污水場再處理,回收的油去煉油廠進行回煉,干燥后產生的非粘性固體物因有一定的熱值送自備電廠重復利用,將一種國家明文規定的危廢---含油污泥,經處理后徹底做到無害化,不再產生新的污染。
該裝置建成投用后,可將企業每年產生的含油污泥進行徹底處理,不僅能夠滿足企業固廢污染物不出廠的要求,改善生產和生活環境質量,同時對中石化系統在同類裝置中進行推廣應用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