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年底,頁巖氣被確定為獨立礦種后,頁巖氣開發在各地就呈現出一派熱鬧景象。在頁巖氣的“十二五”規劃中,到2015年,我國頁巖氣產能將達到65億立方米/年,到2020年年產量達到600億~1000億立方米。
與此同時,頁巖氣概念股也呈現出癲狂狀態,從江鉆股份開始,到潛能恒信、海默科技,再到山東墨龍,股價連日翻番上漲。
8月24日,在南昌舉行的全國頁巖氣資源潛力評價會上,國土資源部油氣中心領導叮囑與會專家,慎重對待媒體采訪,即使接受采訪,也不能以中心的名義,“現在是敏感時期,我們一說話,股票市場就有很大波動,所以要謹慎。”
油氣中心主任趙先良在學術研討會上指出,“目前我國頁巖氣資源的一些關鍵指標仍然難以準確獲得,適用我國特點的勘查開發技術還有待攻克,頁巖氣開發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必須穩妥冷靜,規范有序。”
評估報告顯示,在已鉆探的60多口頁巖氣井中,除四川盆地之外,尚沒有一口頁巖氣井出氣量顯示具備商業開發的前景。
國土部放話,各地摩拳擦掌
9月10日,國土資源部發布公告,向社會各界投標主體公開招標投資頁巖氣探礦權。
國土資源部官方網站公告顯示,本次招標共推出20個區塊,總面積為20002平方千米,分布在重慶、貴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河南等省市。
公告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注冊資本金在人民幣3億元以上,具有石油天然氣或氣體礦產勘查資質、或與已具有資質的企事業單位建立合作關系的內資企業和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均可投標。
第二輪招標開始之前,國內多省份就已“各顯神通”,試水頁巖氣開采。8月23日,湖南省頁巖氣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早前,貴州、江西也相繼成立了黔能頁巖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江西頁巖氣勘查開發有限公司。
華能集團、華電工程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等,已經分別在湖南、云南、貴州等地簽訂開發項目。
民企外企,想擠進來都不易
有媒體報道稱,國土部公告發出之后,已有來自各個行業的70多家企業參加招標。新疆廣匯、MI能源、宏華集團等民營企業也早已為進軍頁巖氣做足了準備。
民營企業三峽燃氣集團副總裁胡曉向記者證實,公司與中海油的合作基本上已談妥。不過,在他看來,民營企業同大型國企合作,是更現實可行的方式。“很多民營企業主要從事的是燃氣下游行業,具備開采資質和能力的還很少。”
“三桶油”中的另外兩桶中石油與中石化既不缺錢也不缺技術,與民營企業合作的意愿并不強烈。
中聯煤經營管理部主任李良也告訴記者,國土部公告鼓勵符合一定條件的民營企業參與投標,但現在只是申請獲得投標的資格,并不是投標。
民營企業想要進入頁巖氣勘探開發市場并不簡單。
按照國土資源部的公告,本次招標的期限為3年,年均勘查投入要達到每平方公里3萬元人民幣及以上,鉆達目的層的預探井等鉆探工程量最低應滿足每500平方公里2口。
胡曉認為,此次招標提出的諸多限制條件,是吸取了煤層氣開發的教訓。而在此種限制條件下,投資頁巖氣的企業須有足夠的資金及技術能力,才能在3年內見效。“收益很大,風險也很大”。
資源重疊區塊的利益分割問題,也是民營企業進入頁巖氣開發繞不過的一道坎。本次國土資源部實施的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被業內認為頁巖氣成藏條件最好,最具商業開發價值的四川,并未出現招標區塊。業內人士分析,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四川擁有大量的常規油氣區塊,國土部很難拿出空白區塊招標。
而資料顯示,目前的可采資源量中,77%的頁巖氣可采資源與傳統油氣礦權重疊,而這些區塊大部分為中石油、中石化所有。民營企業想要進入頁巖氣市場,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在外企介入中國頁巖氣領域,荷蘭殼牌公司一直走在前頭。2011年底,殼牌宣布其在中國發現頁巖氣。2012年3月,殼牌公司與中石油就四川的富順—永川區塊簽署了中國第一份頁巖氣產品分成合同。8月21日,殼牌中國負責人林浩光表示,殼牌計劃每年在中國至少投資10億美元,用于開發頁巖氣資源。
中石化則選擇與多家外資石油巨頭合作。2010年,通過旗下的華東分公司,中石化與英國石油公司就貴州凱里區塊達成合作,與雪佛龍在貴州隆里區塊合作。2011年,中石化旗下的勘探南方分公司與埃克森美孚在川西南的五指山區塊開始聯合地質研究。
但李良告訴記者,在現階段,頁巖氣對外合作的政策并沒有出臺,還不能與外資公司簽訂產品分成合同(PSC),“殼牌中國與中石油的那個只是聯合研究合同,執行不了,沒有商務部批準,外資進不來”。
采“氣”不能不顧“水”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認為,“頁巖氣開發并沒有獨立的技術,是石油開采技術的延伸”。中國現階段不僅需要外國的資金,還需要外國的技術,“重點不在于找礦,在于打井,美國在這方面是比較先進的。”
水力壓裂技術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頁巖氣開發手段,主要以高壓液體注入鉆井,使巖層裂開,再以高壓液體中的支撐劑保持住裂縫,使其成為油氣導向鉆井的高速滲透通道。
長江工作委員會長江科學院副院長陳進對記者表示,頁巖氣開采需要大量的用水,如果不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對當地的水資源狀況肯定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沒有哪一個地方能承受如此大的用水量”。
根據美國能源部統計,采用水力壓裂技術,一口頁巖氣鉆井平均用水量高達1.5萬立方米。按此推算,假定用1000口鉆井開采四川盆地中的15億立方米頁巖氣,用水量達1.7億立方米,相當于四川盆地地下可采水資源量的1.1%。“四川盆地屬于長江流域水資源相對匱乏的區塊,存在季節性水資源短缺問題”。對頁巖氣可能對水資源產生的影響,陳進不無擔憂。
“以現在的發展態勢,‘十二五’規劃60億立方米的目標并不低,要完成有一定難度,不過如果一切順利,還是有機會。”李良認為,“殼牌公開宣稱每年要在中國投入10億美元開發頁巖氣,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敦促政府盡快出臺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