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國內成品油調價的時間窗口正式開啟,但由于國際油價大漲攪局,三地原油變化率尚未觸及下調紅線。
專家表示,土耳其和敘利亞爭端的出現以及長期存在的伊朗問題對后期國際油價走勢形成支撐,預計四季度國際油價有望維持高位。受此影響,盼望中的10月國內油價下調可能難以實現。
土敘爭端“點燃”國際油市
由于土耳其和敘利亞之間緊張局勢升級,10月9日,國際油價再現大漲。當天北約表示會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抵御敘利亞的攻擊以保護土耳其。
受此影響,10月9日收盤,紐約WTI油價大漲3.43%,達到每桶92.39美元;布倫特油價上漲2.4%,達到每桶114.5美元。
這是進入10月以來,土敘爭端引發的第二次國際油價大漲。早在10月4日,土敘爭端曾刺激國際油價大漲超過4%。由于大量輸油管道經過土耳其和敘利亞地區,因此土敘爭端給中東地區的石油供應造成巨大威脅。地緣政治因素再度點燃了國際原油市場。
“土耳其和敘利亞并不是主要產油國,對國際油價的影響是間接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夏義善表示,目前兩國爭端對國際原油市場的直接影響較小,只是加劇了緊張的氛圍,但倘若后期爭端進一步演繹升級,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可能更加明顯。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土敘矛盾只是中東地區地緣政治的插曲,影響國際油價的關鍵因素還在于伊朗核問題的解決前景。如果伊朗局勢再度緊張,國際油價可能再度被推高。
四季度國際油價或維持高位
在地緣政治因素推動下,專家認為,今年四季度國際油價整體水平可能進一步提高,但如果經濟方面不出現明顯好轉信號,國際油價反彈的高度可能受限。
中國國際期貨高級分析師劉亞琴認為,伊朗問題懸而未決再加上新出現的土敘爭端,地緣政治因素在四季度可能持續支撐國際油價維持高位。
與此同時,寬松的貨幣環境對國際油價亦形成支撐。劉亞琴表示,按照前兩輪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對油價的影響判斷,在政策出臺一個月之后,國際油價會步入上升通道。美國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在今年9月13日落地,到10月中下旬之后,寬松貨幣環境對國際油價的刺激作用可能逐漸顯現。
銀河期貨能源化工高級分析師陳朝澤也對四季度國際油價走勢表示看好。他認為,伊朗國內貨幣貶值嚴重將加劇本國的矛盾。此外,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在四季度可能出現好轉跡象,經濟面利好的預期也將推動國際油價走高。
中金公司最新發布的報告也認為,經過9、10月份季節性疲弱期之后,四季度全球原油市場基本面將再次趨緊,國際油價有可能再度反彈。
但值得注意的是,歐債危機以及全球經濟發展的前景仍是影響油價的重要因素。劉亞琴認為,如果排除地緣政治因素,國際原油市場面臨的大多都是利空消息。倘若全球經濟復蘇依然進展緩慢,國際油價反彈高度將受限。
10月油價下調或難實現
國內油價最近一次調整發生在9月11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漲了550元和540元。根據22個工作日的時間間隔條件,10月10日,新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的時間間隔條件已正式滿足。
可受土敘爭端影響,國際油價多次大漲,影響國內油價調整的另一個關鍵因素三地原油變化率尚未達到下調條件。由于后期國際油價出現大跌的概率較小,10月份國內油價下調的盼望可能落空。
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10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三地(迪拜、布倫特、辛塔)原油10月9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率為-1.97%,還遠未觸及-4%的油價下調紅線。
東方油氣網分析師帥璐表示,近期國際油價波動頻繁,三地原油變化率負向運行的速度放緩。如果國際油價維持當前價位,三地原油變化率運行到-3%附近可能就會止跌回升,難以觸及下調紅線。只有布倫特油價大跌至每桶110美元以下并保持低位運行,到10月底國內油價下調窗口才有可能開啟。
帥璐表示,目前布倫特油價位于每桶114美元上方,且受地緣政治因素支撐,后期出現大跌的可能性較小。這意味著10月國內油價下調預期很可能落空。
金銀島分析師李爽也認為,按照國際油價當前走勢,三地原油變化率將難以達到-4%的油價下調紅線,并可能在10月下旬開始回升,油價下調窗口近期難以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