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豐富的資源、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及國家差別化產業政策的實施,近年來,新疆煤電、煤化工產業異軍突起,顯現出勃勃生機。自治區經信委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參與新疆煤電、煤化工產業發展的企業已達119家。華電、中電投、大唐、華能、神華、中煤、河南煤化、山東兗礦等一大批國有大型企業集團紛紛進駐,規劃和建設了一大批煤電、煤化工項目。其中,吐哈、準東、伊犁、庫拜、克拉瑪依—和豐等五個煤化工基地最具吸引力,已成為企業的投資熱土。
“新疆現代煤化工產業起步于2005年,現已步入發展的快車道。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進駐,新疆煤化工產業建設進入了集聚期。”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信委原材料工業處處長汪元智如是說。
“較之單項的示范項目,綜合示范項目將更有利于提升我區煤電煤化工產業的產品、技術升級與創新。”汪元智說。
據介紹,為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益規劃建設國家現代化大型煤炭基地,按照新疆制定的規劃,到2015年,新疆煤炭產能將達到4億噸以上,外運5000萬噸。依托優質煤炭資源,新疆將以伊犁、準東煤炭基地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提升傳統煤化工產業,提高技術含量和深加工程度,形成煤制合成氨、煤制二甲醚、煤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焦化產業鏈,盡快建成一定規模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到2015年,新疆將建成煤制尿素260萬噸、煤制二甲醚80萬噸、煤制天然氣1000億立方米、煤制烯烴100萬噸、煤制乙二醇100萬噸等大型項目。
新疆素有“煤海”之稱,煤炭預計儲量達2.19萬億噸,占我國煤炭總儲藏量的40%。其中僅準東煤田累計探明儲量就達2136億噸。不僅如此,新疆眾多的戈壁及豐富的水資源都是發展煤化工產業的有利條件。
汪元智表示,隨著鐵路建設提速,天然氣管網的延伸,加之政策層面的利好,“煤海”新疆進入加速開發階段,建成億噸級煤炭生產、千萬噸級煤化工和千萬千瓦級煤電的國家特大型煤電煤化工基地指日可待。
(原標題:百余國企弄潮“煤海”發展現代煤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