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海化工區亮出喜人成績單:今年有14個主體項目建設完成,投入試生產或運行;目前園區銷售收入已逾300億元,預計全年可達350億元,在去年基礎上實現翻番。
今年是上海化工區的項目投產高潮年,聯合異氰酸酯、拜耳聚碳酸酯、天原華勝燒堿和二氯乙烷一期……一連14個主體項目全部完工。加上去年建成的6個項目,化工區“十五”期間引進的20個主體項目已經全部完成建設任務。據了解,去年投產的化工區龍頭項目———賽科90萬噸乙烯項目今年生產穩定,實現220億元銷售收入,產出利潤20億元。
上海化工區追求生產規模化、集約化,節能環保成為亮點。在引進項目上,化工區以產品鏈為導向精選高效節能、清潔生產的投資項目,形成上、中、下游項目關聯共生的循環格局,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區內各化工裝置尾氣排放執行國際現行最嚴格的排放標準,重金屬排放含量比我國現行標準指數低10%,硫化物排放含量低25%,灰塵排放量約低16%。化工區內,每生產一噸乙烯消耗792千克標煤,僅為國內平均水平的一半,低于國際平均能耗水平。
配合首批主體項目,化工區內公用配套工程也逐一投運。熱電聯供、碼頭倉儲、天然氣管網、工業廢棄物焚燒爐等全面投入運行,而且大多實現贏利。同時,生產型服務機構引入化工區,使第三方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上海化工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發展公司總裁阮延華表示,新的重點項目落戶,將帶動產品鏈繼續延伸,建成世界級石化生產基地。
今年是上海化工區的項目投產高潮年,聯合異氰酸酯、拜耳聚碳酸酯、天原華勝燒堿和二氯乙烷一期……一連14個主體項目全部完工。加上去年建成的6個項目,化工區“十五”期間引進的20個主體項目已經全部完成建設任務。據了解,去年投產的化工區龍頭項目———賽科90萬噸乙烯項目今年生產穩定,實現220億元銷售收入,產出利潤20億元。
上海化工區追求生產規模化、集約化,節能環保成為亮點。在引進項目上,化工區以產品鏈為導向精選高效節能、清潔生產的投資項目,形成上、中、下游項目關聯共生的循環格局,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區內各化工裝置尾氣排放執行國際現行最嚴格的排放標準,重金屬排放含量比我國現行標準指數低10%,硫化物排放含量低25%,灰塵排放量約低16%。化工區內,每生產一噸乙烯消耗792千克標煤,僅為國內平均水平的一半,低于國際平均能耗水平。
配合首批主體項目,化工區內公用配套工程也逐一投運。熱電聯供、碼頭倉儲、天然氣管網、工業廢棄物焚燒爐等全面投入運行,而且大多實現贏利。同時,生產型服務機構引入化工區,使第三方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上海化工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發展公司總裁阮延華表示,新的重點項目落戶,將帶動產品鏈繼續延伸,建成世界級石化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