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人生的價值不在于對社會的索取,而在于對社會的奉獻。管道二公司俄羅斯項目部的修理工白云彪就是將此作為自己的人生格言,在修理工這一平凡的崗位上用心實踐著。
白云彪在設備修理崗位上已工作了18年,多年的磨練,使白云彪練就了一手過硬的修理本領。在實踐中,他還總結出了“聞(氣味)、聽(聲音)、看(煙色)、摸(溫度)、試(開車)”的檢修絕活。設備有沒有問題,問題在哪里,他只要“聞、聽、看、摸、試”上幾分鐘,就可以判斷個八九不離十了。他用心鉆研技術,在行業內外多項重大技術比武中曾取得好成績。
這次參建俄羅斯遠東管道建設,作為項目部一名普通修理工,由于設備眾多且修理人員少,他總是不計時間、不計個人得失和報酬,堅持早上班晚下班,臟活重活干在前。
2007年11月底,項目部急需一臺焊接“頭車”,可此車因天氣寒冷而“趴窩”。為了不影響施工,白云彪接到通知后,和另一名修理工投入到緊張的搶修工作中。時值冬季,氣候異常寒冷,在零下40多攝氏度的環境中工作,人就如進冰窟一般,全身直打哆嗦,呼出的氣體像要瞬間凝固,但他全然不顧這些,一心撲在搶修上。晚上吃過飯,他們又加班搶修,一直干到午夜,圓滿完成了搶修任務。在無數次的設備搶修過程中,白云彪不僅要忍受極端嚴寒的考驗,還要忍受經常被焊花燙傷的痛苦。卷起褲腳,就能看到他腳背上有無數個麻點,胳膊上、手上也留有疤痕,對此他從沒抱怨過。
白云彪還是個有心人。由于身體原因,白云彪被安排到營地油庫,干起了加油員的活兒。這個看似輕松的活兒,實則也很辛苦。由于各類工程車輛多,而且油箱容積超大,他每天要在風雪中站上10小時以上。為減輕加油勞動強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經過細心地觀察和琢磨,白云彪自制了一臺利用打氣泵來帶動油料而形成高壓的土制加油槍,經過使用,效果很好,一直都在使用。
工作效率提高了,白云彪并沒有閑下來。看到營地建設任務多、工期緊,閑時白云彪又挽起袖子和員工們一起干了起來。在他的帶動下,大伙的工作積極性大增,經常加班加點,每一次的設備搶修任務都能按時優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