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全球主要礦業公司接連發生高管大換血之際,全球第二大礦業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出現過去11年里首次季度虧損。
當地時間2月27日,淡水河谷披露,2012年公司凈利潤為97.34億雷亞爾(約合48.6億美元),相比2011年大跌74%,是2004年以來最差業績。尤其是當年第四季度,淡水河谷凈虧損56.28億雷亞爾(約合28.1億美元),創下淡水河谷歷史上最大季度虧損,遠高于接受路透社調查的分析師的平均預估值——12.7億美元虧損額。
淡水河谷稱,利潤的下降“幾乎完全是由2012年低迷的價格造成”。去年,由于礦區降水過多以及來自中國的購買需求下降,淡水河谷全年鐵礦石產量為3.199億噸,微降0.8%;同期,國際鐵礦石均價為每噸130美元,低于2011年的143美元。(編注:財新網援引數據稱,中國地區出貨占淡水河谷總營收的34%。)
鋼材價格信息供應商TSI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月27日,天津港62%品位進口鐵精粉2月均價為154.81美元/干噸。
采礦業低潮
在去年全球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礦業巨頭的盈利普遍受到影響,高管也開始大換血。
2月28日,總部位于英國的礦業巨頭力拓宣布,任命董事ChrisLynch擔任首席財務長,同時縮減執行委員會的規模。該公司CEO艾博年(TomAlbanese)已于1月17日宣布辭職,這與他操刀的兩筆收購——力拓加鋁和莫桑比克煤礦有關。英國金融時報稱,力拓380億美元購加拿大鋁業是“災難性”的。力拓宣布將鋁資產減記100億美元至110億美元,對莫桑比克的煤礦資產減記30億美元,而兩年前收購這項資產時的花費是37億美元。
目前,力拓正專注于削減50億美元的成本。
不僅是力拓。此前的2月20日,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必和必拓宣布,CEO高瑞思(Marius Kloppers)將于今年5月10日離任。必和必拓2013財年上半年凈利潤下降58%,至42.4億美元。同期,未計入特殊項目的凈利潤比上年下降43%至57億美元,并對鋁、鎳業務進行了30億美元的資產減記。
淡水河谷昨日亦宣布,對表現不佳的礦山等減記56.5億美元,接近市場預期的兩倍。
另外,從事特殊鋼及鐵礦業務的中信泰富2月28日發布的2012年業績公告也顯示,其位于西澳大利亞的中澳鐵礦項目虧損正在擴大。
西澳鐵礦項目是中國最大的海外礦業投資項目,計劃投運六條生產線。2012年,該項目首條生產線開始全鏈條試生產,首批產品裝運出口正在進行。中信泰富鐵礦開采業務虧損由2011年的4.23億港元,擴大至7.81億港元。
中信泰富董事會主席常振明在公告中稱,今年該項目將只有兩條生產線投入運營,公司近兩年的盈利面臨壓力。
上半年鐵礦石價格“將溫和上漲”
但也許沒那么糟糕。
淡水河谷依然看好2013年的前景。據路透社報道,淡水河谷黑色金屬部門主管若澤·馬丁斯(JoseCarlosMartins)2月27日在電話會議上表示,預計2013年中國鋼鐵市場將溫和成長,并表示這應該會幫助鐵礦石均價維持在現有水平附近。
馬丁斯指出,今年前兩個月國際鐵礦石均價維持在150美元的高位,他預計整個上半年價格可能會溫和上漲,下半年回落。雖然馬丁斯拒絕給出一個價格預估,但他表示,2013年鐵礦石均價在130美元左右的說法比較合理。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中鋼協副秘書長李新創認為,在經濟復蘇的態勢下,中國鋼材需求將呈現增長趨勢,預計2013年中國粗鋼產量增長幅度比2012年略高。
“全球鐵礦石大部分被中國消費,因此全球價格取決于中國價格,中國今年鐵礦石需求應該會增長,但中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在65%左右,海外采購又主要被三大礦山左右,鐵礦石價格下降有困難。”李新創說。
中長期而言,市場人士多數預計,全球鐵礦石產量將在2015年轉為供大于求,鐵礦石價格看跌氛圍日益濃厚。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