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長期以來,石油伴生氣的回收,是擺在國際石油作業者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海上石油行業對石油伴生氣的通行處理辦法是將其直接放空,或通過火炬燃燒后排放。中國海油通過對現有技術裝備不斷優化改造,實現了海上油田伴生氣的回收利用,發揮著出色的環保和經濟雙重作用,用實際行動履行著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經過不懈努力,湛江分公司以文昌油田伴生的富含重組分尾氣為原料,經過壓縮制冷等相關工藝,將伴生氣轉換成液涇進行運輸和銷售,形成科技含量較高、具有一定知識產權的環保項目。通過測算,該項目的投資回收期為3.13年(稅后),每年可回收約10萬立方米液化氣,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中海油浮式LPG回收技術首先應用在位于南中國海的文昌油田上,目前文昌油田新增的LPG處理裝置以日處理油田伴生氣30余萬立方米,回收LPG100余立方米、凝析油70余立方米的平穩運行態勢,發揮著出色的環保和經濟雙重作用。同時,基于保護環境及節能降耗的想法,中國海油湛江分公司刻不容緩地上馬伴生氣改造利用項目,提高油田產能,促進節能經濟的發展。正如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所說:“海油的環保行為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公司和員工自覺履行的企業的社會責任。”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企業發展環保技術,既是企業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同時也是企業實現永續發展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