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近日,中國石化研究開發的新一代生物柴油技術在石家莊煉化公司中試裝置試驗成功,餐飲廢油變生物柴油產品的“夢想”終于照進了現實,大大減少了地溝油回流餐桌的情況,自身良好的環保特性也受到了各界關注,被認為廣泛推廣可減輕霧霾情況。
廢棄油脂資源總量達1000萬噸
不久前,為了防止餐飲地溝油污染環境,危害食品衛生安全,中國石化研發的新一代生物柴油技術在石家莊煉化公司中試裝置試驗成功,這種采用新技術的生物柴油生產技術,可以免除原料預處理,簡化流程,降低成本,并擴大原料的來源,將各種地溝油都納入其中。
中石化石家莊煉化公司副總經理劉曉欣告訴記者,目前,我國以食用油脂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棄油脂,如酸化油、地溝油等,估計資源總量接近1000萬噸。
生物柴油是以可再生原料油脂生產的一種優質清潔柴油,與常規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優良的環保特性,較好的安全、潤滑性能,而且易生物降解。
石油科學技術研究院主任杜澤學告訴記者,我國食用油脂供應處于長期短缺的狀態,大豆油、菜籽油等原料不可能廣泛用于發展生物柴油。因此,當前我國發展生物柴油的重要資源是食用油脂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大量廢棄油脂,如酸化油、地溝油等,估計總資源量接近1000萬噸。但是廢棄油脂資源成分復雜,質量參差不齊,對生產技術要求更高。
推廣生物柴油或可減輕霧霾
杜澤學表示,采用廢棄油脂生產生物柴油是變廢為寶,減少柴油車輛對大氣的污染,特別是減少PM2.5顆粒物的排放,減輕霧霾。同時避免這些油經過處理后,再作為食用油進入市場,危害人民健康。
歐盟的研究也證明,在石油柴油中兌入20%生物柴油的車用燃料,與相應純石油柴油相比可減少顆粒物排放14%、總碳氧化物排放13%、SO2排放70%以上,是一種清潔的能源。
杜澤學主任向記者介紹說,中國2012年生產柴油1.71億噸,如果按照每噸柴油添加5%的生物柴油計算,中國2012年的生物柴油需求為850萬噸,但是中國國內現有的生物柴油產量只有100萬噸,他認為生物柴油市場全景廣闊。
據了解,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生物柴油的發展,制定了中長期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將生物柴油產量發展到200萬噸/年,2020年后大發展,這給未來生物柴油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2010年3月,中海油建成年產27萬噸的生物柴油項目,生產的生物柴油可以按照5%的比例勾兌進石油柴油中,這是中國首個加入到石油柴油中的生物柴油項目。
記者獲悉,中國石化正在積極地推廣生物柴油新技術,加快工業裝置的建設速度,2013年將在江蘇建設一條10萬噸/年的生物柴油示范裝置,同時還籌劃在秦皇島建設一套10萬噸/年生物柴油示范裝置。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