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2012年,煤制烯烴示范裝置商業化運行取得新突破。2012年1~10月,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累計銷售聚烯烴產品46萬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9.4億元;其中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1億,利潤6億元。
2012年,神華寧煤烯烴項目生產40.5萬噸聚丙烯,實現營業收入58億元,利潤4.15億元。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是我國最早將煤制烯烴技術產業化的科研院所。神華包頭項目是我國煤制烯烴,也是大連化物所MTO技術(煤炭制乙烯、丙烯)第一個工業化項目。包頭項目技術穩定性以及良好的經濟性,為大連化物所帶來了許多訂單。
各地對于煤制烯烴項目的投資熱情高漲。亞化咨詢透露,我國已經正式進入開工建設或前期工作的煤(甲醇)制烯烴項目超過50個。預計2020年將形成1500萬噸/年的煤制烯烴產能。
涉足煤制烯烴的上市公司有東華科技、大唐發電等。大唐發電作為業主方,在內蒙多倫縣建設了年產46萬噸聚丙烯項目。該項目以發熱量僅2000多大卡的褐煤為原料,并引進國外技術,2012年3月16日項目正式轉入試生產,目前運行仍有反復。
東華科技擁有煤制丙烯技術。不過,現有市場下,大連化物所MTO技術經濟性占據優勢。東華科技煤烯烴落地項目僅府谷一個。
《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對煤制油項目的安排僅兩個:神華寧煤400萬噸項目和兗礦與延長石油集團合作的一個煤間接液化項目。從實際進展看,潞安集團高硫煤清潔利用油化電熱一體化示范項目(第一期180萬噸煤基合成油項目)、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伊泰540萬噸油品項目推進均獲得重大突破。這三個項目均以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煤間接液化技術為支撐。此外,2012年12月,神華集團煤直接液化項目一期工程第二、三條生產線(一條線約產百萬噸油品)開工。兩條生產線計劃投資240億元,預計2016年建成投產。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