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本網訊 我國先進儲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機硅等一批化工新材料的產能已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不掌握核心技術,致使一些企業生產流程打不通,產品質量不穩定。提升創新實力已成為我國新材料產業的當務之急。這是記者從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攝影 施偉)
9月25日,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期間,第三屆中國化工新材料發展交流會同時舉辦。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潤生在會上介紹,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研發、設計、生產、應用體系,開發出十幾個門類的數千種產品,建成多套示范裝置,培育出一批龍頭企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其中,先進儲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機硅、有機氟、生物技術化工新材料等產能居世界前列,高性能復合材料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先進高分子材料自給水平逐步提高。
李潤生同時指出,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通用產品產能擴張過快、國家相關政策配套不夠等。特別是技術創新實力不強,研發能力薄弱,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水平較低。以碳纖維為例,“十五”結束時,國內企業數量不到10家,產能不到400噸,實際產量30到40噸,“十一五”末,企業數量越過20家,產能數千噸,裝置規模仍集中在千噸和百噸級。由于技術不成熟,許多裝置不能正常開車或處于停產狀態。一些企業由于不掌握核心技術,生產流程打不通,產品的質量不穩定。
李潤生建議,我國新材料產業應從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加強產業政策配套與信息導向的科學性等方面著力推進。圖為李潤生在會上做報告。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