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日前,在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的組織牽頭下,化工產業投資促進工作委員會成立。化工產業投資促進工作委員會秘書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委員會以開展化工行業全產業鏈投資促進工作為目標,以服務于國內外化工企業及相關方為宗旨,旨在有效整合資源,搭建政策宣傳、政企溝通、信息交流、投資合作的平臺。
據中國石化聯合會初步預測,2014年石油和化工行業主營收入約14.56萬億元,比去年增長9.5%;全行業利潤總額約9400億元,增長約8.5%。其中,化工行業利潤總額約4800億元,增長約11.5%。
八大功能服務企業
事實上,化工產業投資促進工作委員會的成立并非首例。上述負責人稱,去年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就已牽頭成立了農業、汽車、物流、生物醫藥、化工等投資促進工作委員會,未來還會逐步成立軌道交通、能源、商貿零售、衛星導航等投資促進工作委員會。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該委員會的成立具有八大功能:一是關注化工產業最新政策、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政策,邀請有關部委和行業專家解讀相關政策;二是探討化工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和解決方案,向有關政府部門提供政策建議,搭建企業與中央、地方政府、行業主管部門之間溝通的橋梁;三是關注國內外化工產業投資發展動態、行業政策和企業投資合作需求,邀請顧問單位、成員企業共同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題調研,編寫并發布化工產業相關投資促進報告或指南,為該領域跨國公司在華投資、我國企業海外投資提供參考。
四是搭建交流平臺,促進成員單位之間以及成員單位與其他相關領域的企業或機構開展戰略投資合作;五是受理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協調解決在華投資過程中遇到的爭端;六是組織培訓、研討、實地考察、沙龍等多種形式的商務聯絡活動,加強與有關部委、地方省市、二三線城市及化工園區的聯系;七是組織國內化工企業赴境外參展參會,與境外企業、行業協會、園區等開展投資交流與合作;八是倡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共同維護行業整體形象。
記者注意到,該委員會的發起單位包括橡膠谷、道達爾、拜耳、沃利帕森、殼牌、SK和氏璧等全球20多家化工龍頭企業,其中只有橡膠谷、和氏璧兩家國內企業,其他均為外資企業。對此,上述負責人表示:“未來會有更多國內企業參與進來。外資企業在技術上領先,希望該平臺能促進外商與國內企業開展合作。”
化工行業發展迎新機
上述負責人表示,早在該委員會未成立前,牽頭方投資促進事務局就組織了石化跨國公司福建行等活動。未來,委員會將依托平臺舉辦一系列活動,如邀請環保、安監等部門的相關領導解讀政策;舉行半年度或年度工作會議,對行業熱點、共性問題提出政策建議;組織企業境外投資考場活動,幫助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化工行業專家、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心田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化工行業發展很快,多數化工產品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技術和產能方面都不遜于國外。”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日前發布《2013年石油和化工經濟運行回顧與2014年展望》稱,我國全面改革的不斷深化,新型城鎮化建設和農業現代化的推進,以及環保產業的崛起和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都將為石油和化工行業提供新的需求,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預計2014年石油和化工主要產品市場需求將保持適度增長,行業價格總水平較2013年持平或有所反彈,行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
不過,劉心田也指出:“我國化工企業在品牌和終端方面還比較落后。”他表示,國外企業是根據市場開發產品,定位細分;國內企業則是拿產品找市場,缺乏應變能力,被動生存導致存活周期短。其原因是企業市場競爭力不強,未達到國際化水平,人才、金融、資本等也處于弱勢。因此,他建議,企業應向產業鏈下游延伸,以拓寬價值空間。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