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環保法修訂案經表決通過,其中“官員不作為將引咎辭職“一條引起市場關注。分析人士表示,對監管者行為的規范,利好正在進行的草甘膦環保核查,嚴格的環保政策將有效制約產能,提高行業集中度,使草甘膦價格上漲得到支撐,龍頭企業將受益。
據新修訂的環保法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如違規準予行政許可;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包庇等將對直接負責主管的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人員給予記過、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業內人士表示,在新環保法頒布實施后,草甘膦環保壓力預期將升溫,環保核查有望真正做實,對市場供給存較大影響。
此外,滬上某券商研究員表示,一旦上述環保法的規定兌現,此前較為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將得到有效遏制,環保政策得到有效落實,而草甘膦行業亦將面臨嚴格的環保核查,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產能會受到大幅削減,對其價格形成強力支撐,有利于行業發展。
上述人士亦稱,不達標準的產能被叫停后,草甘膦市場供給將集中在現有主要的大型企業上,行業集中度會得到提升,有利于形成行業寡頭,在價格與需求推動下,龍頭企業將受益。
據悉,草甘膦作為行業第一個進行環保核查的產品,一開始則面臨較大的環保壓力,引起中小企業減產、停產,草甘膦的供給受到大幅削減,導致其價格強力拉升,相關概念股股價亦屢創新高。
但由于核查復雜性,草甘膦首批通過名單公布時間一再推遲;同時,考慮到核查的自愿性,對草甘膦面臨環保壓力的影響大打折扣。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