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持續低迷重創上游業務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加速重組旗下不同板塊業務,以達到減虧增效目的。
作為中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公司,中石油是以油氣業務、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制造、金融服務和新能源開發等八大業務為主,2015年之前,中石油除油氣業務外的大多數業務板塊都未上市,是“三桶油”中上市業務板塊最少的油公司。
從2016年5月起不到五個月時間里,中石油將其石油工程建設業務、金融服務業務整合到了旗下不同上市公司中。
9月9日,新疆獨山子天利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600339.SH,下稱*ST天利)發布重組預案稱,將作為中石油工程建設業務資產的上市平臺,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等方式,收購其下屬的工程建設業務資產。*ST天利重組最終獲中石油251億元工程業務資產。
9月6日,濟南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ST濟柴)發布重組預案稱,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公司實際控制人中石油持有的中油資本100%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擬置入資產交易價格為755.09億元。這是2016年以來A股并購重組的最高金額。*ST濟柴重組完成于9月14日復牌。
上述兩家公司在2015年以及2016年1季度均出現了不同的程度的虧損?!皩χ惺蛠碚f,重組的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剝離虧損企業,節約成本;重組不僅可以剝離劣質資產,還能集中優質資產,提高競爭優勢。”一位石油分析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中石油旗下公司互相之間的競爭也比較激烈,尤其是環境不好的時候,人員也很冗雜。一位任職于中石油旗下油服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以油服公司為例,中石油旗下有包括長城鉆探工程公司、川慶鉆探工程公司和東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等七大油服公司。業務種類和水平差不多,管理也很混亂。因與民營油服公司競爭較少,相對于金融、工程建設業務板塊要好一些。”他說。
繼中石油重組旗下石油工程建設業務和金融服務業務后,包括工程技術和石油工程建設兩大業務在內油服業務的重組亦在推進。據彭博社報道,中石油考慮將旗下的上市公司大慶華科股份有限公司(000985.SZ,下稱大慶華科)作為其油田服務子公司借殼上市的一個選擇。
大慶華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注冊資本12963萬元,于200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大慶石油化工總廠和林源煉油廠合計持有大慶華科大約55%的股份。
上述中石油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選擇將大慶華科來重組大慶本地的油服業務可能性很大,但是集團油服業務完全整合成一家上市公司難度不小,不會像金融板塊這么迅速。
“中石油擁有國內65%的油服市場,涉及人員眾多;而且油服公司之間關系也很微妙,重組后的產權股份如何分割是個大問題?!彼瑫r表示,“如果整合成功,至少是全球第四大油服公司。”
上述石油分析師認為,國際市場明顯青睞于專業化的上市油服公司,中石化和中海油旗下的油服公司已經占據了一定市場,對中石油旗下的油田公司來說,不上市意味著無法真正打開國際市場?!俺顺鲇诔杀究紤],中石油對國際業務的重視也會成為其油服業務上市動力?!彼f。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