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液氯市場行情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受日本大地震、海嘯及國內“電荒”限電的影響,從3月起國內氯堿整體供需格局發生變化,產品價格因貨源緊俏而快速上行。液氯產品區域市場價格曾一度達到2500元(噸價,下同)的高位。雖然維穩時期較短,但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氯堿企業的盈利水平明顯高于前兩年,液氯產品也起到了積極的拉動作用。自5月中旬起,國內液氯市場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走跌,至7月末,液氯市場主流平均價格在770~780元,其中內蒙古和寧夏在100~300元,山東、江蘇在400~500元。下半年,國內商品氯市場依舊面臨著諸多考驗,預計產品價格很難重回上半年的高位。
供求關系不穩影響價格 供求關系將成為后期影響國內液氯市場的主要因素。雖然我國擁有豐富的氯產品,但不同產品的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大不相同,致使市場行情差異性走勢較為明顯。由于儲運費用高,危險性大,液氯銷售所能觸及范圍的下游結構就起到了關鍵作用。據了解,今年下半年,我國將有300萬噸的燒堿產能釋放,液氯產量也將大幅增長,而配套的PVC等耗氯產品裝置不能同步投產,氯氣階段性過剩將不可避免。
此外,環氧丙烷、環氧氯丙烷、甲烷氯化物等諸多氯產品行情漲跌互現,因其所占比重差異,對液氯市場走勢影響不同。其中農藥系列產品的耗氯比例較大,季節性很強,在9月、10月還有加工的次高峰,或將推動液氯價格階段性上揚;而造紙行業和三氯化磷等小化工企業對其價格承受能力偏弱。因此從市場情況來看,主流平均價格難以達到一定高度。
相關政策影響產品生產及銷售 今年,我國因液氯泄漏引發的安全事故較多,引起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的重視,頒布了多項條令,以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諸如對液氯的購買、運輸、使用從嚴治理,堅決遏制車輛超載運輸。這將導致液氯運輸成本加大、區域性價格特征更為明顯、價差逐步增大。
長期以來,液氯運輸一直是國家危險品物流管制的重點監查對象。今年6月30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在天津組織召開京、津、冀、晉、蒙、遼、魯七省(自治區、直轄市)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監管聯控機制第一次會議,簽署了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監管聯控協議。重點對運輸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氣的罐車和劇毒溶劑槽車依法實施監督檢查,形成環渤海地區一體化的安全監管網絡。此外,7月,交通部相繼發布公告,將進一步加強國內沿海化學品、液化氣運輸市場宏觀調控,并從今年8月1日起,提高沿海危險品運輸新增經營者進入門檻。受此影響,企業的運輸成本將會增加,如不能順利轉嫁至下游客戶,便會出現因液氯庫存增加而引發價格下跌的狀況。
成本上漲壓力增大 據資料顯示,今年4月,我國液氯平均生產成本為1200元,市場平均價格在1500元左右。而至7月,液堿的平均出廠價已降至800元,產品盈利狀況急轉直下。電力、環保、運輸費用等增加,將在下半年的市場變化中繼續體現。
雖然我國液氯的進出口情況對國內市場無明顯影響,但氯產品進出口的作用不能忽視。目前,我國氯產品進口量很大,其中主要有氯化亞砜、水合肼、氯化鈣、氯化鎂、氯化銨、氯酸鈉、甲烷氯化物、三氯乙烯、環氧丙烷、環氧氯丙烷、聚氯乙烯、氯乙烯等。部分依賴進口的產品,隨著與國際市場進一步接軌,進口產品價格對國內市場影響將越來越明顯。通過市場價格鏈條傳導至國內企業后,耗氯產品的生產波動將會對液氯需求產生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