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大氣田之后,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分別在四川龍崗、四川蒼溪均有望發現大氣田,如此規模的大氣田將給當地的相關產業帶來積極影響。同時,由于大氣田一旦發現之后,川氣外運也會給相關產業上市公司帶來積極影響,如此就有望產生較大的投資機會。
惠及兩類個股
其實,對于大氣田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來說,首先體現在勘探建設階段,因為在該階段中,主要是圍繞石油鉆井等相關設備以及為大氣田配套設施建設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其中,石油鉆井設備在勘探階段有著極大的需求,尤其是高深度的鉆井設備在近年來的需求快速增長。媒體報道稱,在20年前,我國整個石油系統只有2臺能打7000米深的鉆機,但目前僅中國石化,就有100多臺能夠打7000米深的鉆機。如此不難看出,隨著四川油氣田的相繼發現,會刺激石油勘探方加大勘探力度,從而為石油設備行業注入旺盛的需求源泉,故江鉆股份、石油濟柴、泰豪科技等個股可密切關注。
而在大氣田配套設備建設中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水泥生產商,因為大氣田的勘探過程中,往往需要較佳的公路等基礎設施的配合,所以,一旦確定大氣田的建設高潮,那么就會在大氣田周邊展開大規模的筑路浪潮,此時就會對水泥的需求大幅提升。而且一旦能源基地輻射效應展開,對當地房地產市場也會形成直接的刺激效應,從而推動著水泥產品的需求,能源基地的建設,將會刺激四川地區水泥類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預期。
有利于深加工企業
一旦大氣田為核心的能源基地得以確立后,將會對相關產業鏈產生積極的影響,尤其是以天然氣為產業鏈起點的相關上市公司。就目前來看,主要有兩個:
一是天然氣加工成居民用或工業用液化氣,如此對相關上市公司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二是氣頭化肥類上市公司。由于前些年部分地區的天然氣一度緊張,所以,造成部分氣頭類尿素上市公司出現停工的局面。而四川大氣田的相繼發現,意味著四川地區的氣頭類尿素生產企業將在未來產業競爭中獲得極強的競爭優勢。
打開LNG企業成長預期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四川能源基地的建設進展,四川天然氣的外運也提上議事日程,而且目前已運往重慶、湖北等周邊地區。就未來的外運方向來說,目前存在著長三角與珠三角的爭論,但由于目前西氣東輸的落腳點就是長三角,所以,四川天然氣的外輸落腳點在珠三角的概率大增。而一旦廣東確定為四川天然氣外運的落腳點,那么,將對廣東的相關上市公司帶來積極的影響,尤其是LNG發電生產企業。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